只是她着实是没料到,竟然有机会共同和陈知衍一起合作完成一次板报。
她抿抿唇,眼睫垂下来,但遮不住眼底清浅的笑意。
这一晚,就这样,他们并肩站在黑板前共同为一份板报收尾,直至教室里人全部走光。
陈知衍先写完,一气呵成,一字未改。
落下最后一笔,一步跨下凳子,仰头扫视一眼,将手里的粉笔干脆利落扔在桌上,蹭了蹭指腹的粉笔灰,开口:“你还没完吗?”
温念还差最后一点,估计还得十来分钟,快要熄灯,她没准备让陈知衍等她,回过头道:“嗯,你先回吧。”
陈知衍便没再停留,跟她说了声,拎着外套离开教室。
温念在十分钟后结束,扶着桌子下了凳子,遥遥隔了一段距离,打量刚完成的板报。
画是她一笔一划完成的,精益求精改了又改,对她而言已经改无可改,几近完美。
字是陈知衍完成的,乍一眼望去,满眼龙飞凤舞,不肖看内容,独属于青春的意气奋发已然扑面而来。
这是他们共同完成的作品。
他的字与她的画紧紧相连。
黑板上没有他们的署名,但整张板报都是他们的名字。
仿佛他与她的名字终于连在一起,这样坦然磊落的,人尽皆知的。
温念看了很久,直至将这张板报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刻进脑海。
离开教室时,她想,希望明天板报评比,他们能拿个好名次。
翌日。
板报评比在课间操时拉开帷幕,由学生会的人一个班挨一个班的打分。
结果在上午最后一节课之前出来。
上课铃响,李国红走进教室,正式开课前先通知这个消息:“这回板报评比,咱班……”
说到这儿,他特意卖了个关子,顿了顿才继续说完:“第一。”
两字落下,班里顿时响起欢呼声,不知谁起了头,开始喊两位功臣的名字:“陈知衍,温念,陈知衍,温念……”
陈知衍唇角扯出一抹笑,神情淡淡。
温念却在这一瞬间,内心涌起一股巨大的海啸。
这是第一次,她和陈知衍的名字有了交集,不再是无人知晓的隐秘交集,是公之于众,无人不晓的交集。
好像,她终于有了那么一丁点资格,站在他身侧。
哪怕,只是一丁点。
-
十月底的时候,在高一学子的翘首以盼中,他们终于迎来了今年的秋季运动会。
运动会前一星期,宋铭就开始满教室蹿着找人报项目。
温念实在没什么运动天赋,挑挑拣拣,报了个影响不大的女子4X100。
廖书婷运动还可以,报了女子400米和铅球。
报到最后,男生那边儿还剩下几个项目没什么人报,宋铭和陈知衍平分了。
所以这次运动会,两人都报了不少项目。
运动会一共两天,第一天开幕式结束后,各项比赛就开始同步进行。
温念的项目早,就在第二项,女子一百米后,开跑前,廖书婷和宿舍里的几个人来为她加油,蒋云舟也来了。
温念拼尽全力,跑的中规中矩,算是没拉后腿,最后他们班跑了第二。
下了跑道,蒋云舟给她递过一瓶水来,温念有些腼腆的跟他说谢谢。
蒋云舟似是还要说些什么,廖书婷喊她,说陈知衍的项目快要开始了。
温念便没再跟他多说,跟在廖书婷身后去围观陈知衍比赛。
陈知衍在的地方总是有很多女生,她们的加油呐喊声高的像是要把整个操场掀翻。
陈知衍也不负众望,第一天的比赛,几乎包揽的全部的第一,哪怕是连轴转,都没落下风。
直至第二天。
下午三点,陈知衍的最后一个项目开始,是跳远。
温念怕人太多挤不进来,早早拉了廖书婷等在日头下。
等比赛开始,周围的呐喊声震耳欲聋,温念终于敢混在众人中间,为他加油。
在众人的呐喊中,陈知衍助跑,起跳,身影在沙池里蹿出五米多远,最后落地,却是一个没站稳,扭了脚。
少年脸色没变,却久久未动。
没人察觉不对,都在为新鲜出炉的最远数据欢呼雀跃,温念隐约察觉不对,穿过人群,走到沙池旁,焦急的看着他:“陈知衍,你没事吧?”
终于有班里的男生察觉不对,将陈知衍拉起来。
扭脚不是小事,严重可能会伤到骨头,李国红亲自送他去医院。
温念看着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操场,急的眼圈都有点发红,却什么都做不了。
南中的运动会有规定,运动会期间,除去观看比赛,原则上学生不许离开操场,只能在各班看台上加油。
当然有部分学生并不遵守这一规定,没事的时候就在学校里乱窜,更有甚者,试图悄悄翻墙出去上网或是干别的。
但温念一向不属于这些人中的一员,她从不做任何出格的事,这个学校没有人比她更遵守规定。
可眼下,温念忽然生出违反规定的念头。
她想为陈知衍做件事,哪怕她做的事情对陈知衍来说可能并没有多大用,但她还是想这么做。
那天,生平第一次,温念为一个人违反了学校规定。
她悄悄避开人群跑到校医室买了一罐云南白药喷雾,又跑回教室,将它塞进了陈知衍的桌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