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白月光强制复活之后 > 第34章 还愿

第34章 还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月中,各大城主临到京都关口被谢将军带人围堵,不知缘何他手下有一支特别厉害的先锋队,全员精锐使城主们折损了不少兵马,最后灰溜溜回家,到了家门口恍然发觉自己的家也被人端了。

所剩无几的人马不足以夺回失去的城,由此告状无门落草为寇,不出几天便又传来消息说是他们原先凉城的那位张城主谋逆,劫持陛下的人正是他,此人穷途末路直接杀了帝王,还顺势毒死了陛下唯一的子嗣四皇子殿下。

国不可一日无君,风丞相众望所归被推举为新帝立新朝为北辰,次年正月封辜家世子为议政王,朝野震惊群臣上下以死相谏,未能使帝收回成命。

又一年春草长莺飞,古寺石阶拜佛者不远万里虔诚登山,人群中一对公子相携而行,一青一白分外相配,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只是其中一位枯瘦得厉害,行将就木仿佛随便一碰就能倒地不起,路过的人只敢远远避着。

风青离望着始终不到头的台阶,额角微微作痛,明日便定个新规矩敢在奏折里说废话的统统禁言三日。

“大臣们最近是越发闲了,喝碗粥写十多页奏折。”

辜向邪无奈:“宋大人是在提醒你莫要忘记百姓疾苦,才有此隐喻。”

他本该死去,却因宿命的不甘吊着一口气苟延残喘,或许没有多少时日,能撑着陪辜向邪看一眼新历的春天,已然是祈祷多日最好的结果。

风青离:“登基以来我自勤勤恳恳挑不出错处,反倒是他们时常隔几天找事情,若非边关告急,还挺想谢将军多留几日好好威慑。”

那日兵临城下谢将军也以清君侧名义进宫,只是最后推举的人却是他们的风丞相,群臣震惊却也只能做个鹌鹑,只是等人走了并没有那么安分。

“你不该在这种时候封我为王,徒惹非议。”

古寺钟声悠长,和尚们双手合十对着每位香客问候,风青离偏头:“对付他们自然要一击致命态度强硬,不然的话日后那些人说不准要往后宫塞人。”

风青离想起那个胡姬,打趣道:“再说议政王这个位置相当于半个皇帝,世子行事也方便不用拘束,谁不如意了想砍谁就砍谁,我也管不了世子。”

虽然封了王,但风青离还是觉得叫世子更为亲切些一时改不了口。

对于前半部分辜向邪自认为没那么大度,而对于后半部分的打趣他下意识无视:“陛下有做昏君的天赋。”

风青离继续往前走,终于登上山:“那世子是话本里祸国殃民的宠妃吗?”

他还想再打趣几句,却撑不住弯腰低咳起来,辜向邪扶着他的手控制不住颤抖:

“你在这边等着……我去寻些东西……很快的……”

风青离望着对方匆匆离去的背影并未选择原地等待,而是在周围打量,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梵音阵阵虚无缥缈,香火随风飘散延伸到远方。

菩提树枝繁叶茂绿芽新长生机勃勃,每根树杈上系着红色的布条随风摇摆,像是月老的姻缘树,枝丫延伸红色的绸缎飘摇,系着的铜铃随之摇晃声音悠远绵长,风青离靠在树干闭上眼睛。

辜向邪来寺庙说是要还愿,但并没有说他是为了还什么愿,先前风青离与辜大人聊天时对方也提及,他往年似乎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来寺庙住上一段时间。

雾气飘渺,铃铛声越发渺茫听不真切,视线渐渐明晰,风青离时隔多年再次见到了那段记忆。

破败孤寂的小屋杂乱的床上躺着恶臭的尸体,扭曲的疤痕遍布全身,丑陋令人作呕,和辜向邪救治的那只兔子一般。

而此刻这具尸体旁正跪着一个人,他还是那样的年轻,那样的光风霁月,只是不再意气风发不再倔犟张狂,红着眼低泣悲恸欲绝。

他身后站着一位年长的中年人,和蔼慈祥同样满面悲伤:“若是我去早些便好了,找回青离时他便气绝身亡了,这样也好至少没什么痛苦。”

如果那场火不是这个人放的,如果不是他刻意救起那时濒死的风青离又吊着一口气看他痛苦,或许这个表演值得满分。

“他说他想葬在蛇蝎陵,那里埋葬了他的至亲。”

风青离张唇:不要信。

少年沉默起身抱起冰凉的尸体,他抬眸冷淡的声音嘶哑:“多谢。”

马车摇摇晃晃,沿着蜿蜒的路缓慢爬行不知过了多久,数日滴水未尽的少年抱起尸体沉进潭水,向着深处潜游走进满是毒物的深山,毒虫爬上他的脚腕被他粗鲁撕扯,他摘下野草当作药材敷衍伤口。

走了许久路选择了一块风水最好的地方,能望见远山的风景也可以欣赏夜间的明月,少年脱下衣裳将尸体放在上面,跪地赤手挖坑,指甲粘满泥土缝隙里流出鲜血被土壤吸收。

他喘息着干裂的唇渗出血迹,最后流着泪将尸体连同他的衣物埋葬。

他并不说话沉默坐在小小的土堆前,日复一日,月亮升起又落下佝偻背一点点蜷缩,风华正茂的年纪却感觉平白无故老了很多岁。

风青离陪他侧躺着虚搂着对方,他们贴近,却隔着时空无法触及连最简单的拥抱都做不到。

他仿佛能听见那微弱的心跳,又仿佛什么也没有。风青离曾经一直以为对方的躲避是对他的厌恶,却原来有些东西比他想象的要早,要沉重的多。

在风青离为其他逝去的生命悲伤痛恨时,也有人为他的生命而悲恸,一种迟来的触动缓慢在他心里流淌,静默无声却足够有力量,他缓缓闭上眼睛。

第十日,少年彻底失去意识,随行的暗卫带走了他。

孤坟甚至来不及刻上名字,亦或者有人还是不愿接受这个事实。

京都的坊间,每年春日便流传着一个故事,传闻城外的古寺有一棵能听懂人话的菩提树,历经千年的岁月经受香火的供奉,只要向它虔诚地许愿,神明便会聆听你的愿望。

驻守孤坟的少年眼眸重新亮起光芒,他收拾行囊沐浴更衣焚香三日,徒步前往古寺。

那个时候的古寺还没有风青离见到的石阶,是完整的山道陡峭狭窄,少年衣衫整洁到了山上却粘满了泥格外狼狈。

他怕不够虔诚用不多的银两买了寺庙干净的僧袍换上,又买了两条红绸踮脚系在树上,跪下双手合十诚挚地许愿。

木鱼“嘟嘟”配合着他一丝不苟的诵经声,来往的香客投去怪异的目光。

从此,少年成了古寺的常客与方丈渐渐熟悉,他的身影渐渐变高如同抽条的枝桠肆意生长,却依旧每年四月风雨无阻。

传说四月是神明出行的日子。

第五年,他比起往年迟了半刻钟,方丈端着斋菜好奇:“什么事耽搁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