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敢接话,倒是小孩子们还是有固定的蛋羹吃的。
考试那天,何书记和客车司机商量了一下,专门跑一趟车把他们公社的考生给送到县城去。
百花公社的考生从客车上下来的时候,好多人都投来了好奇的目光。
不过也只是帮忙瞥了一眼,考场他们之前就来看过了,拿着准考证排着队进了考场。
等开考铃声想起的时候,大家都拿着笔在卷子上写了起来。
一连考了几天,出考场的时候,那根神经一松,有不少知青都病了。
还有人感慨,“幸亏考完才生病,我看考试的时候有人被抬了出去,都要吓死了。”
都到考场了还没能参加考试,大家都觉得有些可惜。
这么一想,公社这边还是很好的,又是拖拉机接他们过来学习,又是找客车送他们去考试。
他们的条件可是比其他公社的考生好太多了。
听说很多考生考完第一场出开就哭了,说根本就不知道该怎么答题,连复习资料都没有。
总之什么样的情况都是有的,他们算是幸运的。
考完试,大家从考场出来的时候,还会讨论题目,回了大队之后,心反而平静下来了。
都交了试卷了,结果怎么样已经改变不了了。
可是活还是得继续干,这拿得都是工资啊。
倒是供销科这边的工作得重点交接一下,毕竟这里都是知青同志,其他地方就算知青同志考上大学离开了,可还有社员在的。
供销科都是知青,要是一下子都走了,还挺麻烦的。
“我觉得问题不大,就我们拿下的这些订单,现在看来,只要咱们厂子的质量稳定,就没什么问题,后续他们吃着好,肯定还会再继续下订单的。”卓雨开口道。
这个问题,何书记也是想过的,目前这些厂子的订单完全能够维持酱菜厂运作的,再说了,他们也不单单是酱菜,卤鹌鹑蛋的生产线也做得也很好。
总得来说,百花公社这边不会因为知青离开就造成什么损失的。
这考试的时间很紧凑,成绩公布的也很快。
考完试后,答案就刊登在了本省的报纸上,考生们根据答案估算自己的成绩,然后填报志愿。
这免不了又是一阵骚动。
周苋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把自己想要填报的学校填了上去。
王雪梅倒是考虑了很久,她估算的分数没有周苋高,为了稳妥起见,报了省内的大学。
高考状元什么的周苋是不想的,不过京市的学校,她还是想冲一把的,她对自己的成绩还是很有信心的。
大多数知青同志都是报了家乡所在的大学,如今有了一个这么好的回家机会,他们自然想往家里去,以后分配工作也能待在家乡。
像是周苋这样的,完全就是因为一份自己的向往。
录取通知书也是由省城那边送到县城,再由县城送到公社,然后公社通知各个大队的大队长来领的。
公社这边会把通知书看一遍的,负责整理的就是妇联的同志。
“考上了考上了。”李玲玲拿着一封通知书惊喜的说道。
“谁考上了,喊那么大声做什么,吓我一跳。”
李玲玲激动的都说不出话来了,只有一个劲的指着手里的录取通知书,最后干脆递到了纪主任跟前。
“哎呦,真考上了!”纪主任也是激动的拍着桌子说道。
陈干事凑过来一看,笑道,“真考上了,纪主任,快给送去,这可是大好事啊。”
纪主任拿着通知书就往周苋办公室去了,一路走过来,遇见人就说一声,都知道周苋考上了京市那边的大学。
没过一会儿,整个公社都知道周苋考上的事情。
高兴的时候,何书记忍不住有些惆怅,这小周要走了,上哪里去再找个得力干将。”
周建国同志虽说也不错,可终究比不上小周有头脑。
可是能上大学是好事,他也不能阻碍人家的发展,当初劝小周参加高考的时候就想到今天的局面了。
这都是好事,该高兴才对。
随着各个大队的大队长把录取通知书领回去,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欢喜的自然是考上的人。
哭得自然是没考上的同志。
各个大队又鼓励他们,还有下次机会,不要因为这一次的打击就倒下了,打起精神来,这次复习的机会更长,一定要好好把握住。
一次没考上再来一次嘛,也不是多大的事情,不要伤心,打起精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