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贴心又听话,嘴巴还甜的二孙子,杜奶奶心里又是一疼。
只见她一把把门关上,往杜家老三那边走“你怎么把抽屉关上了,打开,给老二寄二十……不,五十块钱过去,再给寄二十斤粮票。”她屋里还有一包红糖,原本是打算给得敏补补身子的。
那就……那就都给小武(杜家老二)寄过去。
得敏这边要什么都可以去供销社买。
小武在乡下,要什么没什么,好不容易寄点东西过去,得寄点好的。
杜家老三很震惊。
奶奶是不是有点偏心了,都是亲孙子,怎么还区别对待呢?
“奶奶,五十块钱也太多了,我妈晚上回来会数钱的。”回来保准发现。
杜奶奶:“怕什么,这钱不给你二哥花也是给你小姨夫他们冶病用。”老太太活了七十多岁了,一把年纪什么事没见过。
彩月那妹子一家,就不是省油的灯。
杜家老三:“我妈可不是大方的人。”拿钱给小姨夫冶病,他不太信。
除非是他姥姥姥爷,他妈才舍得出这钱。
杜奶奶不说话,又从里头拿了一把钱出来,给了杜家老三五十块钱,又给了杜家老三一些粮票。
拿钱的机会。
杜家老三脑子一动,“奶奶,老四找了个临时工的工作,今天晚上想搬过去住。”
杜奶奶看着他,“要多少?”
“总得一个月的饭钱跟粮票吧,这当临时工,下个月才发工资。”杜家老三说。
杜奶奶抽了一个五块的,三个一块的,四个五毛的,一共十块钱。
粮票也给了十斤。
“老四胃小,吃不了多少东西,让她省着用点。”杜奶奶看了看杜家老三,又抽出二张两块钱的,“你也不小了,老四都知道给自己找工作,你也出去找找,要是找不着工作,找个媳妇回来也行啊。”
老三脑子就是不如老二灵活。
“奶奶,那我去给二哥寄信了。”杜家老三户口本到手了,钱也到手了,可以走了。
“等会。”杜奶奶摸索了一阵,留下了一个月的饭钱跟粮票,剩下的全抓走了,连存折都给放到自个口袋里了。
锁上抽屉。
杜家老三打开门,跟拿着角盆走过来的杜父看了个对眼。
杜父脸一黑。
这臭小子在屋偷偷摸摸干什么呢。
杜奶奶从身后慢悠悠的走出来,瞧了儿子一眼,对孙子说:“来我屋。”
杜家老三对着杜父摊手,都是奶奶的意思,跟我没关系。
杜奶奶回屋,把藏着一直没动的红糖拿出来了,这是用油纸包好的正宗老红糖,“可别把地址写错了。”说着,又不知道从哪摸出了两把果糖,全递了过去,“你只准偷吃一颗,剩下的给你二哥寄过去。”
老三在家住着,想吃什么都有,不像老二,苦哈哈的。
杜家老三一口答应。
屋里,睡着的文秀眼睛眯开了一条缝,她看到姥姥偷偷给表哥东西了。
偏心。
她扁着嘴,准备晚上跟妈妈偷偷告状。
-
杜家老三从奶奶屋里出来,看到父亲在外头等着呢。
“你们刚才干什么了?”
“奶奶说给二哥寄点钱跟粮票过去,”杜家老三说,“二哥今年不回来过年。”
杜父心里堵得很。
臭小子脾气这么大,也不知道像谁。
杜家老三看了眼身后,见奶奶屋里门关着,小声说:“奶奶怕妈把钱借给小姨家,刚才拿走了好多。”
杜父:“你妈不是糊涂人。”不会的。
杜家老三:“爸,老四找了个临时工的工作,今天搬过到宿舍去住,她说了,要是干着行就接着行,要是不行再回来。”老四晚上不回来住,总得找个说法。
“哪个厂?”
“可能是纺织厂吧。”
“爸,奶奶让我给二哥寄东西,我先去邮局了。”
“等会,我去拿件东西,你一块寄过去。”杜父回屋拿了一件棉服出来,这是单位发的新棉服,老二去的地方偏,冬天冷得很。
“爸,给二哥的?”
杜父失笑:“行了,明年单位发新的,给你。”多大的人了,还计较上了。
“那说定了!”
杜家老三拿着东西往邮局去了。
等到院里看不到时候,一拐弯,往派出所的方向走了。
他刚走没多久,杜母脚步匆匆的回来了,“老杜,快,妹夫在回来的路上吐血了,咱们得送他去上级医院。你快借个板车,我去拿钱。”
人命关天的事。
杜父也顾不上多问,赶紧去邻居家借板车。
-
派出所。
杜思苦坐不住,时不时的在派出所门口晃两圈,看三哥来了没有。
等了半个多小时,三哥终于来了。
“哥,你怎么拿了这么多东西?”
“这是等会要寄给二哥的,他下乡两年了,家里也没寄过东西过去。”杜家老三把厚棉衣交给杜思苦,“帮我拿一下。”
他从怀里掏出户口本,“拿着。”
真拿到了!
杜思苦翻到到数第二页 ,上面写着她的名字呢。
正好,申请表也填好了。
资料也齐了。
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