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红与白,天下至艳至素的颜色尽数倾注在她一人身上,在满城灯影中,铺就一副艳丽无俦的画卷。
这幅画卷,就握在他手中。
买了一盏昙花灯,李瀛提在手中,得陇望蜀,还要再买。
她任由谢雪明牵着她的手,在衣袖下扣得很紧,脚步不停,在坊市内四处闲逛。
一路上,有百姓携家带口地祈祷祝愿,祈愿来年丰收,期间有人提起朝廷租庸调制的国策:“要不是朝廷均田分配,给俺分了五亩地,哪来这碧瓦灰墙的宅子。”
“想不到这等利民的国策,竟然是女子想出来,还是那位……”那人陡然噤了声,言语间皆是压不住的讶然。
李瀛路过听了一半,也不在意,牵着酥酪掠过那两位百姓。
那位讳莫如深的百姓悠悠落下一句尾音:“想不到是那位妖妃……”
跟在李瀛身后的青俪听见了,微微愣神,眼中掠过一丝惊讶。
国策即便是娘娘所作,又是谁为她正名?
世间男子为尊,谁又容得女子功绩远扬,甚至流传到镐京千里之外这座偏僻镇甸中。
青俪心中惴惴,抬眸望去,雪衣郎君形影不离地跟在那道李瀛身边,人海汹涌,竟是一步也不曾离开。
河边,一鸿漼漼星月倒悬,化冰粼粼,一棱棱飘浮在水面,有一盏盏灯花浮动,星星点点的亮。
眼前情景让李瀛想起那一夜,那是她从上林苑归来,途径四方街,与天子在河边放花灯。彼时,谢雪明头戴皂纱,一身漆黑,在角落随行。
河岸灯火辉煌,游人如织,鲜衣与笑声,声声闯入耳中,倒映着眼中,无比热闹鲜活。
身侧,谢雪明问她:
“那年,你在祈福的红纸上写了什么,可曾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