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妇人看到顾淮远的瞬间,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那笑容就像冬日里的暖阳,温暖而又亲切。她的儿女都不在身边,常年的独居生活让她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一个人的日子总是很孤单,可她性格倔强又不服软,即便内心渴望着陪伴,嘴上也从不肯示弱。
所以外人都以为她喜欢清静,不愿被他人打扰。起初还有些热心的人找她聊天解闷,可她总是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模样,久而久之,找她聊天的人越来越少,慢慢也就没有人来了。
她的儿女也不是不孝顺,女儿好几年前提议把她接到县城去享福,那里生活便利,医疗条件也好。但老人坚决不愿意,她深深地眷恋着这片土地,不想离开这个和丈夫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
儿女们拗不过她,只好留她独自在这里,只能在有空的时候来看望看望她,给她带些生活用品,陪她吃上一顿饭。
这座房子巍峨地矗立在村落的正中间,宛如一位庄重的老者,静静见证着岁月的变迁。门口立着两个高大的柱子,其表面精心雕刻着花花草草,那些纹理细腻而清晰,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仿佛随时都能散发出馥郁的芬芳。
在柱子之上,一条栩栩如生的龙盘旋在上,它张牙舞爪,口中吐着璀璨的龙珠,那威严的姿态,犹如忠诚的守门人一般,一丝不苟地看护着这个饱经沧桑的古老院子。
踏进院子,首先是一个规整的四方的布局。中间供奉着一尊神灵,神像前点燃的香烟袅袅升起,缓缓上升,如轻柔的薄纱般萦绕在屋子里,而后渐渐消散于无形。下面整齐地摆放着几个蒲团,那是供人虔诚跪拜之用的。
苏林晚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厚重历史感。这座房子历经了岁月的沧桑,承受了无数次的风吹日晒,却依然坚韧地屹立在这个村子里,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
中间是一个敞亮的天井,宛如一个天然的舞台,其作用是为整个建筑提供充足的采光和良好的通风。侧面的屋子布置得简洁温馨,可供人安心休息。苏林晚目不转睛地看着这里的一花一草,每一处细节都仿佛是古人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她不禁在心中感慨:古人的智慧真令人惊叹。
苏林晚的沉醉之态老人自然也发现了,她满脸开心地说道:“小姑娘,我领着你来进里面看看吧。”苏林晚听到这话,顿时喜出望外,她万万没想到老人会主动让她进去参观。顾淮远给了她一个肯定的眼神,而后牵着她的手,和她一起跟在老人身后走了进去。
老人带着她来到一个光线昏暗的房间,小心翼翼地打开陈旧的柜子,从中取出一件衣服。这件衣服是这里特有的民族服饰,带着独特的风格。
苏林晚凑近仔细观看,被这精妙绝伦的细节所深深折服。衣服整体呈现出深沉的藏青色,宛如静谧的夜空。上面绣着的水波纹灵动流畅,花朵娇艳欲滴,野兽栩栩如生。图案丰富多变,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律与和谐。
线条流畅自然,做工精细入微,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着匠人的心血与情感。苏林晚完全沉浸在这精美的做工里,目光痴迷,不能自拔。
里面的环境十分昏暗,那微弱的光线使得空间显得压抑而沉闷。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里,对眼睛着实不好。所以他们没待多长时间就出来了,重新回到了明亮而温暖的室外。
老人目光敏锐,看出了苏林晚对此表现出的浓厚兴趣,突然兴致勃勃地提出:“小姑娘,你要不要和我学习做衣服的手法啊。”
苏林晚听闻,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而灿烂的笑容,毫不犹豫地应道:“当然愿意!”她本身就对设计衣服充满了热忱与向往,现在开了自己的店铺之后,这种渴望学习和进步的心思愈发强烈。
她更是想要继续钻研深造,期望有朝一日能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亲自设计出独具特色、备受欢迎的属于自己的衣服品牌。
王奶奶的这门手艺那可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历经了岁月的沉淀与洗礼。然而到了她这一代,女儿们在这方面却没有展现出天赋,尽管她悉心教导,女儿们在学会之后只能自己平时缝缝补补衣服而已,她们对此也不是很感兴趣。
苏林晚到来受到了她的青睐,王奶奶觉得这姑娘眼神里透着灵气和对这门手艺的热爱。而且自己年纪大了,想要找个合适的传承之人来继承这珍贵的手艺,让它不至于在岁月的长河中消逝。
王奶奶紧紧拉着苏林晚的手,目光中满是慈爱,声音温和地说道:“孩子,这手艺交给你,我放心。从明天开始,我就一点点教你。”苏林晚郑重地点点头,眼里闪烁着坚定而炽热的光芒,语气诚恳地说道:“奶奶,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学,不辜负您的期望。”
温暖的阳光柔和地洒在小院里,每一片树叶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苏林晚早早地来到王奶奶家,王奶奶已经在屋内准备好了各色的布料和精致的针线,她坐在窗前,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开始耐心地给苏林晚讲解每一个步骤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