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闺女呢? > 第13章 撞奸情幸得坐骑,遇故人二娘垂泪(七)

第13章 撞奸情幸得坐骑,遇故人二娘垂泪(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老哥哥,算是兄弟我求您了,东西是我们东家亲手交到我手里的,那瓶八百里银子啊,卖了我一家老小,我也赔不起,老哥哥,咱们哥儿几个里头,您是最有主意的了,您又去过京都城,见多识广,总有个法子,解了咱们得燃眉之急。”

“实在不成,就这么送去呗,给曹家老祖宗贺寿的人家那么多,怎么滴就头里把咱们的贺礼打开?只要瞒过头一关,后头就算是发现了,也是他们自家手脚不利索,怪不到咱们头上。”

“这般……是不是得打点打点曹府里的丫鬟奴仆们?”

“胡闹,他们那般的人家,不必主子们查验,自由负责的婆子管事来看,便是不送,也不能送个破的,遭了晦气不光是诸位在东家那里不好交代,少不得还要沾上官司呢。”

“啊?有那么严重?”

“好啦好啦,都先别吵了。诸位,诸位听我说几句。”玉器铺掌柜的摆手止声,屋里安静一些,玉器铺掌柜拿出一方盒子,摆在桌上,看过前面的各位肯定熟悉,就是郑老四拿着装碗妖,给人展现手艺的那一个,郑老四下狱的时候,被衙门口的差官搜走,后面玉器铺掌柜的打点银子给买来了。

盒子打开,还是那只碗,在外人面前碗妖也不会叽叽歪歪的说话,怕吓到人,也害怕碰到个缺心眼儿的,请道士和尚来做法,骗子也就罢了,万一是个真的,把她给收了,跟白娘娘那样弄个塔,压她个三五百年的,那就亏大了。

“这是京都名锯匠郑一手的做工,诸位都看看。”玉器铺掌柜的拿着碗递给众人,大家一一过了手,有眼明的不禁称赞,“好本事,就是这碗……”颜色斑驳,虽然带点儿黄,像是官制的东西,可历朝历代官制的也多了,没个名头,可抵不了他们几家子的礼单。

当铺的掌柜倒是慧眼,拿过细细端详了样式和釉上的颜色:“这锔补的手艺好,这碗也了不得,我看是开国初时,太宗御赐给安王府的那一套,原有九九八十一件,相传安王她老人家爱不释手,后来还做陪葬品给带进了皇陵。”

“墓里出来的!?”首饰品铺掌柜的常跟女眷打交道,平日里说话也是压着嗓子低低的声音,他惊声尖叫,一个趔趄差点儿没摔倒。盗墓可是重罪,是要掉脑袋的,何况安王随太宗南征北战平定天下,死后更是陪葬皇陵,同受后世帝王供奉,盗墓也就罢了,盗皇陵,九族都不够抄的!

此言一出,掌柜们纷纷变颜变色,有逃离的意向。

当铺掌柜的忙道:“误会误会,哪能盗那个,诸位听我把话说完,那一套八十一件,可是听安王府出来的老人说,陪葬时只放了八十件,独有一只五谷丰登碗,被安王装了五谷,供在佛前为老百姓们祈福,盼年年岁岁,谷满仓满。”

当铺掌柜的指着腕上刮破的一角,隐约还能瞧见稻穗似的金,“诸位请看,这里从前画着的,就是五谷丰登的图样,只是后来此碗遗失,磨损沧桑,上头的纹饰才瞧不大清楚了。”

“好嘛,时来运转,安王的宝贝,莫说是抵我们几家的寿礼了,就是几百家,几千家,也使得。”那人阔气的从兜里取一张银票,按在桌上,“胡大哥买这只碗花了多少银子,弟兄们凑一凑,富裕的,就算是哥哥的辛苦钱。我家兄长可是说了,甭管怎么解决,胡大哥总是个明事理的人,我这人脑袋笨,没什么主意,我听胡大哥的。”

众人见状,纷纷在心里忖量银子。

玉器铺掌柜的原先还打定主意叫大家筹银子,请郑老四来给补瓷器呢,结果听了当铺掌柜的这话,心里也有动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