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那位先生的原话。
当然了,即使有过心理预设。
也有尼格罗尼无法策反成功的卧底,而这类人常常就是需要记录者消灭掉的一部分。但在极少数情况下,也有记录者会被尼格罗尼钻到空子。
虽然组织会派人追杀那些已经逃离成功的卧底,但实际上,组织的那群核心人员并不担心。
因为那些卧底从来都无法拿到核心和重要的情报,永远只是边缘人物罢了。
追杀也只是个幌子,因为那些已经逃离的卧底常常会因为经受不住打击返回组织,偶尔有心智坚定的,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重新回到组织工作。
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抱着极大的热情,带着必死的决心投身黑暗中。
但表面上代表正义的纯白底下往往涌动着不可见人的黑暗,能被轻易策反的卧底会被组织投入炮灰一列,相反那些坚定着信念回去后遭受严重打击的人将会得到重用。
当然组织其余人是不敢重用这类政府弃子的,只有尼格罗尼会宽容温和地接纳所有人。
越是干净的人在政府部门中越容易被打压,因为他们往往会触犯到别人的权益,即使那是不正当的。
可能也有高位之人心存善念,但这类人往往活不长久。
尼格罗尼从未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他也会夺取别人的性命。
在不妨碍任务组织和自己底线的情况下,尼格罗尼会最大限度的向世界散发自己的善意。
一码归一码,在杀人的同时,也做着救人的事。
不论是直接亦或是间接,木原哲觉得自己死后一定会下地狱,接受那应有的惩罚。
即使真正死在他手中的人数甚至没过百,即使他做的善事远远超出了自己所犯下罪行的数量。
他仍旧相信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可笑言论,所以无论未来会发生是他都可以全盘接受。
会果断的扣下扳机,
会果断的下达命令,
就像他在几十年前果断的拉住了那双快要堕入深渊的手,结果自己也被拉下去一样。
木原哲从来都没有后悔过,而另一个被他救下的人内心却始终接受着煎熬。
乌丸莲耶在那个雨夜中活下来了,伴随着时间的流逝,盘距在内心中的恐慌越来越重。
……
‘乌丸先生好像已经很久没有联系我了呢。’
因为自身特殊性而意识不到时间流逝的木原哲后知后觉的脑袋中冒出了一个想法,上一次的通话联络似乎已经是在40多年前了呢。
操作失败后,木原哲陷入了深深的疑惑。
“……是换电话号码了吗?”
“好在邮箱好像没有换。”
“诶?带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