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盘点历史,开局为始皇澄清谣言 > 第33章 政治白痴

第33章 政治白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其实UP主认为韩信的死,其实是早早就注定了的。韩信小时候生活十分的落魄,家里非常的贫穷,连一口饱饭也吃不上,只能去别人家里蹭吃蹭喝。而且韩信的饭量非常大,但秦末时期,并非所有人都能负担的气一个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天长日久的吃白饭的,被人嫌弃扔白眼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但是韩信却不是这样认为的。

虽然韩信很聪明,经常换着人家蹭饭,但是时间一长,韩信这种吃白饭的行为还是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于是家家户户都开始对他不待见了,毕竟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但幸运的是,韩信后来遇到了十分十分欣赏他的南昌亭长,在南昌亭长家里蹭了好几个月的饭,时日长了虽然亭长不在意,但亭长的妻子不免嫌弃起韩信是吃白饭的,认为他就是个没脸没皮、没出气的男人,所以她决定采取措施将韩信给逼走。有一次韩信来到亭长家,亭长妻子故意没给韩信饭吃,还指桑骂槐。韩信也是傻子,自然听出来了亭长妻子的意思,从那以后就再也不去南昌亭长家蹭饭了。

韩信自以为南昌亭长是在“养士”,平时他的吃喝都由南昌亭长来提供,日后如果南昌亭长有事,他会提供助力甚至付出生命。但是南昌亭长不这样认为啊,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毫无大志的亭长,需要“养士”吗?而且这个士还是个小孩。估计一开始就是可怜他,所以请他吃个饭,谁知道就这么被人给赖上了。亭长妻子嫌弃的行为未尝没有亭长的默认的态度。后来有一位漂母可怜韩信没饭吃,就连着数十天给韩信送饭,韩信也是知恩图报,许诺以后一定会报答这位大娘。

时隔多年后,当飞黄腾达、光宗耀祖的韩信再次见到南昌亭长极亭长妻子时,仍然对当初被赶走一事耿耿于怀,认为亭长做好事却不能善始善终,最终,对待这两位曾经连续几个月供自己白吃白喝的恩人,韩信只回报了区区一百钱,并且讥讽南昌亭长道:“公,小人也,为德不卒。”而对待那位家境没法跟南昌亭长比,饭菜也不如亭长家的漂母,却回报了她一千金。

可笑的是,韩信在讥讽南昌亭长做好事不能善始善终时,也忘了反思自己对亭长的回报是否称得上“君子之为”。倘若韩信知道“奉之以一饭易,奉之以百饭难”的道理,也不知会不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羞愧!】

“蒙毅,务必找到韩信带回咸阳来。”嬴政吩咐道,好歹有了个准确的地名,找到韩信并带回咸阳给他大秦干活就容易多了。

不就是想吃饱饭吗?他可是堂堂皇帝,还能让韩信饿着?美味佳肴应有尽有,但是吃饱喝足之后,就得给他好好干活了。

刘邦喝着美酒,对着吕雉呵呵笑道:“皇后你说说,朕又不是那等不能容人的,韩信那小子好不容易得了荣华富贵,想要什么美酒佳肴没有,朕也不是杀人狂魔,他老老实实地,难道朕就一定会治他于死地?”

吕雉若有所思,没有接刘邦的话,而是在心底暗暗腹诽:就算他老实你也会杀了他,因为他有造反的能力,论起带兵打仗,连你也不是韩信的对手,更别说盈儿了,就算为了因而能安稳坐稳皇位,为了后代的传承,韩信也必须得死。

至于刘邦说的韩信老老实实地,刘邦就不会治他于死地的话,吕雉是一个字都不会信的。看看刘邦手上沾染的异姓王的血就知道了,说到底,他就是要杀光那些会威胁刘家皇位的人,什么不忍心都是借口,真论不老实,谁比得过你刘邦?

黎苏苏最后的几句话确实让韩信羞红了脸,骂刘邦的话也不说了,愤愤的闭上了嘴。

他小时候家里一穷二白,就只能去别人家里蹭吃蹭喝了,偶尔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可是和填饱肚子相比,就顾不了别的了。好在现在他富贵了,以前的日子也不想再提及。

【韩信早年长得十分斯文,一个恶少见韩信软弱可欺,就纠集了一帮人去欺辱他,让韩信从他□□钻过去,韩信见管不敌众,便只好忍辱负重从恶少□□钻过,这件事被后世称之为“胯下之辱”,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在未显达时能够暂时忍受耻辱,但往事不堪回首,UP主想,这是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回忆的。

但韩信为什么会这样选择呢?大概他觉得如果他一怒之下杀了这个人,是得不偿失的事,尤其是和自己的前途相比,脸面什么的显得就没那么重要了。

后来群雄并起,韩信自觉终于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便去投奔了起兵的项梁。项梁被章邯逼死后,韩信就成了项羽的手下,只可惜这叔侄俩人都没有看出韩信的才能,根本不搭理他。当然,也不是向阳湖不识货,是项羽觉得自己武力天下无双,根本不需要什么计谋,也不想听从别人的策略和意见,直接一路碾压过去不是更香吗?

韩信最是受不了被人看不起,见在项羽麾下无出头之日,便又跑去了刘邦的汉军投奔,可惜刘邦也不看重他,只让他去当一个看仓库的小吏。

韩信又受不了不被重视的日子,又准备逃跑,正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咱们的萧何萧丞相出手了,为后世留下一幕著名的戏曲——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能忍人所不能忍,心中自有一番计较,可见是个有才的。”

始皇嬴政想起少时在赵国邯郸为质的日子,他也曾被长平之战后愤怒的赵国人迁怒,受到欺凌,后来打下赵国之后,嬴政特地亲自去往赵国,把那些曾经欺负过自己的人统统坑杀,也算是给童年时候的自己报仇雪恨了。只是不知道韩信功成名就后又是如何报复昔日欺辱过自己的人呢。

刘邦感慨万千的拍了拍桌子,自娱自乐,设想了一番真让韩信从自己手里跑路之后的情况和局面,对萧何那是感激非常。

“还是老萧靠谱,慧眼识珠,一眼就看出来韩信是个军事天才,否则这天下如今得改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