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当真是人能做出来的事?那个刘邦不是被后世人夸宽容、大度的么。
看蒙毅的表现,嬴政确定自己没有听错,不是他的听力出问题了,而是刘邦此人确实厚颜无耻到了极致。
但是始皇帝嬴政却对刘邦起了兴趣,也明白刘邦为何回那么回答项羽了。从私情上来说,刘邦为人冷酷无情,连亲爹都不在乎。可从大局观的角度来看,牺牲一个刘太公可以取得战争的胜利,却是非常值得的。
两军僵持的情况下,刘邦若是真的顾忌亲爹的性命投降了项羽,项羽也不可能放过刘邦,大业功亏一篑不说,刘太公到时候也不会保住性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死在了乱军之中,活着被项羽干脆利落的和刘邦一起送上路。
所以刘邦选择毫不在意亲爹的死活,反而让项羽投鼠忌器,认为刘太公没有利用价值,说不定刘太公因祸得福反而能保住性命呢。
归根结底,这就是一个赌局,刘邦在赌项羽不敢真的一怒之下把刘太公给杀死并烹煮了。虽然最终结果十分的喜人,但过程就是真的心惊肉跳了。
不过好在刘邦赌赢了,嬴政挑眉,没想到刘邦还能有如此机智,之前倒是他小看此人了。
刘季到底没能逃过大秦官兵的搜捕行动,全家都被绑缚押送咸阳等待处置。
怕刘季再次逃跑了,他和刘太公被关在了一辆囚车上,手上和脚上被锁链束缚,而刘太公因为年纪大了,反倒没有被强行锁住,只是关在了囚车里。
听到自己差点被煮了,儿子还想吃自己的肉,刘太公慢慢的转头看着刘季,咬牙切齿道:“好儿子,你可真是孝死你爹我了。”
刘太公觉得自己此生做的最错的一件事就是没在刘季这个混小子刚出生的时候把他给溺死。
刘季对着亲爹也是惯常嬉皮笑脸的的,此时更是觉得不能承认,毕竟后世之人都说了,她也不能确定这究竟是正史还是他人杜撰的野史,所以刘季决定自己咬死了不是他做的,只要他死活不认,他爹能把他怎么着?
“爹啊,说分我一杯羹的是刘邦,又不是我刘季,你怎么能算到我头上来呢。。”刘季理直气壮地道,那副你不能把握怎么样的态度,气的刘太公暴跳如雷。
“你个该死的兔崽子!老子要和你断绝父子关系!”得知未来刘季会造反成功后,刘太公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没办法,谁让他有刘季这么一个只会给自己惹祸的儿子呢,被始皇帝迁怒也是正常,儿子总是亲生的,虽然刘太公生气刘季整日游手好闲,可对着他也有几分父子之情在。
可是现在?
刘太公呵呵两声,父子之情?我呸,刘季这混蛋根本不配!
她的儿子和女儿差点就没了?
刘邦把刘盈和鲁元踹下马车的事情究竟是真是假吕雉也不清楚,但分我一杯羹这件事发生的时候,吕雉可是就在现场。
当时她也是即将被项羽烹煮的对象之一,只是她终究没有刘太公这个亲爹对刘邦可以造成的影响大,所以不起眼的吕雉就被所有人下意识的忽视了。
想到当时她万念俱灰的心情,吕雉的眼神寒冷如利刃,斜眼看着刘邦冷笑不已。
当时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当着吕雉的面,刘邦咳嗽了两声,心虚的不行:“呵呵,事情已经过去了,皇后你就别揪着不放了,朕不是已经在补偿你了么。”
“朕当时这么做也是权宜之计,好歹你和咱爹都没事了不是。”
吕雉无言以对,确实如刘邦所言,事情已经过去了,再揪着不放也是枉然。但吕雉觉得刘邦此人确实太不讲究,能相出这种一般人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的回答,果然不愧是个没脸没皮的。
“陛下不用给臣妾解释,你还是想想怎么宽慰爹他老人家吧。”吕雉眼神鄙夷声音漠然,她已经不在乎刘邦了,对她来说只要能保证儿子刘盈继承刘邦的皇位,其他的事情吕雉一并都不在乎了。
刘邦摸了摸脑袋,觉得脑仁有点疼,想到他爹那暴躁的脾气,脑袋就更疼了。
当然,事后他也确实像吕雉说的那样去哄他爹刘太公去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先是感同身受的替他爹委屈,明确自己当时确实做的不地道,但是一时之间也找不到其他应对的法子。并斩钉截铁的保证,如果刘太公真的死于项羽之手,他刘邦一定不遗余力的发兵给刘太公报仇。
刘邦在刘太公这个亲爹面前是如何的唱念做打吕雉不知道,但据伺候刘太公的宫人回禀,事后刘邦被暴怒的刘太公用拐杖给打的屁滚尿流,落荒而逃,吕雉就知道刘邦安抚刘太公受伤的心灵此行功败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