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你真该庆幸你这一身师从荀子的才华。”嬴政凉凉的说道,李斯愕然抬头,不敢置信的看着嬴政。
嬴政嘲讽一笑,三言两语宣布了李斯等待已久的判决。
“从今往后,你虽然干着丞相该干的事却不再享受丞相应有的尊荣,你李斯是我大臣的罪人,看在你长子战死的份上,朕就不连坐你的儿孙,待扶苏将来登基,你就自请殉葬吧。”
嬴政遗憾,李斯是真的好用啊,但太有野心,除了他谁都无法压制李斯,扶苏也不能,所以他还是把李斯一起带走吧,省的李斯活着给扶苏惹麻烦。
他这是死里逃生了?
李斯惊愕不已,陛下的意思是看在他的才华,不,还有用处的份上留他一命,让他继续为建设大秦添砖加瓦?虽然失去了应有的尊荣和富贵,但他好歹还能活着,这样的结局也算不错了。李斯双目含泪,即使听到陛下让自己未来自请殉葬也觉得值得了。
扶苏星星眼,为父皇的良苦用心神情动容。
呜呜~父皇还是最关心他的,怕李斯未来再次威胁到他的地位,死了还要把李斯也一起带走。
【而后,胡亥开始效仿始皇巡游天下,在巡游途中,为了彰显自己的劝慰肆意妄为,不分青红皂白的在赵高的撺掇下杀害沿途官吏,致使沿途黔首怨声载道。
回到咸阳后,胡亥继续作威作福,没有了李斯等老臣的压制,赵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大权在握的赵高为了试探朝臣们对他掌权的态度,说要在朝会上献给胡亥一匹白马,而实际上却让人牵了一头鹿上殿。指着鹿问朝堂上的大臣这是什么?说实话的,皆被赵高杀死,一番杀鸡儆猴后,大多数朝臣为了明哲保身不得不说这是一匹上好的马,这些一丘之貉都被归于了赵高的党派中,这就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指鹿为马一说。
胡亥被赵高蒙在鼓里只知道在后宫吃喝玩乐,朝堂上的政事皆由赵高处理,俨然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一国之君。两人一个享受着当皇帝的尊荣,一个任性的行使着皇帝应使的权利,全然不顾大秦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机时刻。
胡亥的残暴滥杀,大秦忠臣的无辜丧命,黔首的怨声载道,沉重的徭役赋税让大秦这个建立不久的帝国摇摇欲坠。六国余孽也苦不堪言的黔首中搅混水,暗中招兵买马,时刻准备复辟他们曾经应有的荣耀与富贵。
秦二世元年秋,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在大泽乡拉开了序幕,陈胜、吴广揭竿而起,以讨伐无道昏君,诛灭暴虐的秦王朝为口号,重新建立了名为楚国的政权,陈涉自立为王,国号为张楚,并喊出了那句在后世名传千古的名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而就在陈胜、吴广起义不到三个月,秦国境内,原本的赵、齐、燕、魏等地方,昔日的六国余孽纷纷打着复国的旗号自立为王。】
嬴政神情冰冷,想到自己心慈手软的饶恕了那些该死的六国余孽,心情不是一般的差。
他就应该将这些骂他暴君的六国余孽统统处死。
此时躲在秦国境内,秦始皇活着他们就不敢冒头的六国余孽愤愤不平。
天幕你说秦国灭亡就说好了,提他们做什么?不知道他们现在嬴政那暴君的压制下还在躲躲藏藏吗!
他们惊疑不定,惴惴不安,思索着该怎么躲过接下来秦吏的搜捕。
嬴政的注意力集中在“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上,什么叫“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能说出这种话的怎么可能是连字都认不全的黔首,呵,什么农民起义,一个陈胜、一个吴广,都是有名有姓的,不是六国余孽就是曾经六国落魄的贵族。
虽然那些六国余孽经常骂嬴政祖上是养马的,但情况究竟如何大家都清楚。
嬴姓是颛顼帝的苗裔,是黄帝的血脉。祖上伯益被夏启夺了天下,到了商朝有忠君的恶来,再后来秦非子因善于养马而受到周孝王的赏识和重用,被赏赐了一块封地,建立了初代的秦国,历经数代发展,历任秦王和老秦人筚路蓝缕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黎苏苏:是是是,知道你们老嬴家养马最厉害了!
那些大字都不识一个的黔首怎么可能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别提敢反抗大秦了,他们没那个胆子,分明是哪些隐藏在秦国各地的六国余孽死性不改,煽动黔首们谋反。
嬴政像一个见到非常有趣的玩具的孩童,眼里闪着奇异的光彩,口中不停的咀嚼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几个字。
黔首多愚昧,听风就是雨的。若是从前,嬴政必定勃然大怒,有一个算一个,把那些被六国余孽煽动作乱的黔首处以严刑峻法和连坐,但是现在他却不会这么做了。
他从天幕中听出了六国余孽的蠢蠢欲动,和天幕中的后世之人对黔首的好感,还有对黔首严酷的徭役和税收的不满,嬴政明白,他现在该做的是提拔底层心向秦国的官吏,用他们去安抚疲惫不堪的黔首。
后世之人给他敲响了警钟,让嬴政明白他的大秦帝国并非他以为的那么无坚不摧。
这样想着,嬴政自嘲一笑,他要做的事是真的多啊!还好没有一怒之下杀了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