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云起放下手机,决定开始学习。一共六科,虽然一科也没学,但是也不能平均用力、科科都搞一下,不然的话,结果可能就是每一科都挂的很平均。
六科分为文理两大科,语文英语本来就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科目,一天的时间抱不了多少佛脚,考试的内容也不可能一点旧的都不考,听天由命,放弃。生物要背的太多,没时间全部背完,背了的还不一定会考到,况且半本书的新概念太多,都看完就相当于只是走马观花,不仅会吃不消,而且很可能会什么都记不牢,甚至会弄混,放弃。
理科———类考察学生的思维和应变能力的题目,简单来说,记住一个公式就可以套很多题目,最考活学活用、灵活应变,性价比高,所以祁云起决定今天全力攻理科。
他把那天在学校领的所有书都搬到书桌上,先分科目,然后分功能—教科书负责引入新知识和概念,陈以恒的笔记本和练习册相互辅助用来巩固和提升。祁云起先在教科书上划公式概念,然后找练习册对应的题目来做,但是他也不是真的做,只是写出解题思路,然后对照一下答案,如果一样的就证明过关了,若答案有别的办法他也会在题目旁边记一下。
他把那天在学校领的所有书都搬到书桌上,先分科目,然后分功能—教科书负责引入新知识和概念,陈以恒的笔记本和练习册相互辅助用来巩固和提升。祁云起先在教科书上划公式概念,然后找练习册对应的题目来做,但是他也不是真的做,只是写出解题思路,然后对照一下答案,如果一样的就证明过关了,若答案有别的办法他也会在题目旁边记一下,同一解题思路的题目只做一次,练习册一页只用做几题,后来他发现陈以恒给的本子上几乎所有体型都有涉猎、每个知识点都有照顾到,很多综合题。于是祁云起果断放弃练习册,做陈以恒给的题,效率大大提升。
晚上八点,还在嗑题的祁云起收到了班群发的第二天的考试时间安排——
7.25-9.55 语文
10.20-12.20数学
2.25-4.25英语
4.40-5.55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