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太子府的马车里,太子与太子妃琢磨着长公主宴席上的那句话,太子说:“姑母肯定不会无缘无故说将军府养了两个好女儿的话。”
太子妃也不解:“对啊,会不会姑母并没有别的意思。”
太子马上否认道:“不会,姑母这个人一向强势,擅于揣度人心,而且从来不说废话,肯定有我们不知道的隐情。”
太子妃突然心虚,心道:“这苏将军这边不会真的有隐情吧!”马上对太子说:“不如改天臣妾去苏府打探打探。”
太子点头满意道:“这件事就摆脱太子妃了。”
第二天,太子早早出门,太子妃将莫负叫来谈心,说是谈心其实就是想打探她与太子之间的秘密。
太子妃说:“昨天你没有直接回太子府,去了闻家?”
莫负点头承认,太子妃又问:“你三番两次的去闻家所为何事?”
莫负看向李嬷嬷,李嬷嬷替莫负回道:“第一次去是为了祭拜闻夫人,当时闻家大少爷口出狂言要打侧妃,不小心受伤了,昨日是到闻府看望闻大少爷,毕竟是因为侧妃才受的伤。”
太子妃疑惑道:“女道长,祭拜闻夫人?这是唱的哪出戏啊?”
李嬷嬷看了一眼莫负,莫负向她点了点头,李嬷嬷壮着胆子回道:“侧妃说既然承了闻小姐的命,那便要担了闻小姐的责,万物皆有因果。”
太子妃此刻不想深究莫负去闻府究竟事为了什么,换句话说,莫负与闻府如何她并不在乎,于是警告道:“道长要做什么本宫不会干涉,只是不能坏了太子的名声。”
马上太子妃质问莫负与太子间到底有何事瞒着她。莫负心道:“原来是为了这事,害自己白准备一场。
莫负让李嬷嬷问秋菊准备了纸笔,在上面写了那句:二子皆帝相。
太子妃看后大惊,怒道:“你个女道,莫要妄言!”
莫负示意李嬷嬷,李嬷嬷上前道:“太子妃,侧妃说她是空无道人的徒弟,况且这种事她是不敢妄言的。”
太子妃走到莫负跟前,威胁道:“此事不能在告诉其他人,否则莫说你是空无道人的徒弟,就是你是空无道人也难逃一死。”
莫负轻轻推开太子妃,微笑淡漠,转身离开,秋菊大声呵斥:“闻侧妃,太子妃还未让你离开。”
莫负头也不回,根本不理睬,带着李嬷嬷离开,她来这可不是受气的,大不了一死,死之前也要一把火将这里烧了。
秋菊气急败坏:“太子妃,这女道士这般目中无人,好生教训一顿长长规矩。”
太子妃此刻没有心思在这种小事上,她隐忍这么久就是为了那皇后之位,现在告诉她两帝相,她不能让这件事发生,谁也不能阻挡自己成为皇后。
秋菊见太子妃脸色不好看,便扶着太子妃回房休息。
战青玄这边也没闲着,带着阿禄去了闻家的钱庄,掌柜的一看进来的这位公子,气度不凡,赶忙上前招呼,战青玄说:“让闻老爷来见我。”
掌柜的一脸堆笑:“找我们闻老爷有何事?”
阿禄一把推开掌柜的,厉声道:“让你去便去,我们主子可是你们得罪不起的。”
掌柜的也是阅人无数,明白来人不善且惹不起,连忙恭敬地点头,去寻闻老爷。
闻老爷很不顺心,昨日刚被敲诈了两千两,这又听有人在钱庄囔囔着要见自己,掌柜的提醒道:“老爷,小的见那人气宇不凡,怕又是哪路地活神仙。”
闻老爷理了理衣服,冷哼地一声:“再厉害能有老夫的太子女婿厉害?今日就去会一会。”
其实闻老爷心里也发慌,脚下也发软,但是在外人面前他还是好面子的,毕竟一个商户高攀上了太子府,多少人眼红恨不得让闻府摔下来,等着看笑话,所以在外,闻老爷一贯的高傲姿态,实际内里虚的发慌。
进门发现该男子他并没有见过,便问道:“这位公子寻老夫前来为何事?”
男子给身边护卫递了一个眼色,护卫上前将其余的人都赶走,闻老爷不满道:“这是为何?本店开门做生意,公子这般…哼。”
阿禄走到闻老爷跟前,用只有他们二人能听到的声音说:“我家主子可是襄王,你掂量一下自己能否吃罪得起?”
闻老爷大惊失色,慌张的问道:“襄王…来本店,可是有需要草民效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