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到,城门开,排着队的人们有条不紊地接受着检查。
队伍排得很快,在玲珑前面的是一对探亲的夫妻,士兵简单检查了一下他们的随身包袱和文书,就让他们过去了。
轮到玲珑……
守门的士卒看着小孩空空的双手,冲着人群,扬声大喊,“谁家孩子丢了?速速过来领走。”
他倒没想过玲珑是一个人来的。
一个人来的怎么可能不带凭证?
连凭证都没有,怎么能入城?
所谓的凭证,是当地县城分发的木牌,里面写着名字,生辰八字,出生地,刻有公章,相当于现代的身份证。
每个人出生后,其家人都要到县城衙门报备添人,由于制作成本不高,难度不大,一般当天就能拿到,而且是免费的。
不过,要是丢失了,要重办就有些麻烦,需要三个有身份记录的人作证,交一点钱,才能重新获得。不过,这身份凭证一般也就入城时用用,平常没太大用处。
若是没有,也能通过登记名姓住址,获得门券。
门券有时限和区域划分,有些地方是不能去的,像投宿、长居,没有凭证是无法入住的,也不能在城里过夜。
对只是来逛逛集市的民众来说,一般是选择这种。
但初来乍到的玲珑,都没出过村呢,自然是什么都不懂。
一时间就僵持住了。
周围的人都在窃窃私语。
眼看着时间过去,也没人过来认领这小孩。
排在后面的人都有些不耐烦了。
人群开始骚动起来。
“小子,你有凭证吗?”这门卒也没办法了,怕吓到这半大的孩子,他挤出一个难看的微笑,开口询问,“你家人在哪里啊?”
这么说话听着怪怪的。
门卒挠了挠头,“要不,你先到边上去等等?”
还要凭证吗?
玲珑目瞪口呆。
家人,为什么还要家人啊?
意识到自己可能犯了个错误,玲珑趁着士兵没留意,扭头就冲出了队伍,转眼没了影。
“奇怪,这孩子到底是要干什么?”那士兵嘀咕了一句,也没在意,继续检查入城的人。
玲珑一溜烟地跑回林中去,远远地看着城门,她咬了咬手指,像她这样,怎么才能进去?
她暗中观察了许久,发现只有行人才要检查木牌,车马却是不用的。
就在她为难怎么弄到木牌的时候。
远处缓缓行来一辆马车。
玲珑眼睛一亮,有了。
低调的马车缓缓进了城,行至某个巷角,玲珑就地一滚,身形极快地闪到了一边,蹲在阴影处,整套动作轻盈迅捷,没有被任何人发现。
马车上毫无装饰,只在不显眼的地方刻了个“李”字,玲珑不过看了两眼,就没看了。
等到马车完全消失,玲珑才探出头来。
绕过街角,声音慢慢多了起来,吆喝声此起彼伏,香喷喷的食物混合着热气扑面而来。
馄饨,包子馒头,粥面……应有尽有。
现在时间还早,有很多码头工作的力夫,三三两两地蹲在街边吃东西,大户人家出来采办的丫鬟有些好奇地在尝鲜,哪怕是赶着去书院念书的穷苦书生,也少不得买个包子馒头充饥。
“伙计,来碗馄饨。”
“好咧!”
离得最近的,是家卖馄饨的摊子。
摊主利索将馄饨下锅,拿出大碗,放上调料。
馄饨皮擀得薄薄的,隐约还能看到里头饱满的肉馅,落在锅里,像一条条胖乎乎的鱼儿,在水中翻滚。
不多时,摊主捞起煮好的馄饨,打开另一口熬着骨汤的锅。
一大勺滚烫的大骨汤浇上,冲开了冒着热气的馄饨和调料,香油的味道一下子被激发出来,清汤中,油花点点,翠绿的葱花沉浮,胖乎乎的馄饨,在汤水中游来游去,热气腾腾。
“咕噜。”玲珑忍不住吞了一口唾沫,垂涎欲滴。
“馄饨来咯。”
食客看着像是个常客了,放下铜板,就开始吃了起来,他先是放了点黑乎乎闻起来酸酸的东西下去,搅了搅,又捞起了一个馄饨,吹了吹。
玲珑眼睁睁地看着人类一口咬下,就享受地眯起了眼睛,鼻尖冒出了热汗。
皮薄柔滑,肉馅味美,再加上带着荤腥鲜香的骨汤……
男人吐出一口热气,“美!”
京城果然很多好吃的!
玲珑擦了擦不存在的口水,心向往之。
可是……她没有那种圆圆的东西。
要怎么样才能吃到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