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却变得这么不成器,逃学、赌钱、伙着一群狐朋狗友整日不干正事,长此以往,指不定会惹出什么祸事。”
“况且,这还是我们知道的,我们不知道的呢?”
她信誓旦旦地道,“我作为妹妹,眼看兄长走在了悬崖边上,怎么能不伸手拉一拉?”
凤婵韵用手点了点她:“一堆歪理!说到骄纵任性,小时候,你比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拆穿凤婵音道,“仗着有爹爹撑腰,有恃无恐!”
“要是哪天爹爹站到祖母那边去了,看你怎么办!”
凤婵音才不怕呢,她相信父亲会一直给她撑腰的,小时候就是如此,如今又加上她离家十数载以及遇刺的事情,父亲对她心怀愧疚,只会更加护着她。
凤婵音知道父亲一定会给她撑腰,她不知道的是,凤家能为她撑腰的人,还不止凤丞相一人。
申时过半,被揭了老底的凤卓谨还没回来,同样在国子监读书的凤卓诩倒是先来了侯府。
他来了之后,先去给长辈们请了安,然后就直奔凤婵音这里,问道:“母亲说,你又和祖母对上了?”
“我还想着,这么多年过去了,你和祖母说不准能好好相处了,没想到还是和从前一样。”
凤婵音道:“哥哥的消息倒是快,你是来劝和的吗?”
凤卓诩摇头道:“不是劝和,我知道我也劝和不了。我啊,是来给你撑腰的。”
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他才道,“母亲担心你,但府里事情多,她走不开,所以就搬了我这个救兵过来。”
“府里的下人午时就去了书院传话,说母亲特特叮嘱了,让我下学之后别回家,直接来这儿。”
说完,他邀功道,“我可是一点没耽搁,一下学就赶了过来,生怕你在这儿没人护着,受了委屈。”
“怎么样?感动吗?”
凤婵音先捧场地点了点头:“感动,感动。”然后才道,“只是哥哥,若是我真的惹得祖母大动肝火,要打罚我,你拦不拦得住啊?”
凤卓诩自信道:“其他人不好说,但是祖母,我还是能拦一拦的。”
“毕竟,我可是凤家大宝,我的面子,祖母还是会给的。”
凤卓诩敢如此保证,是有原因的,这个原因不是别的,就是他所说的:他是凤家大宝。
在凤婵音眼中既不讲道理,又势利眼的坏祖母,在其他儿孙面前,却是一个非常慈爱的好祖母,尤其是对凤卓诩,那真是捧在手心怕碎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老夫人如此疼爱凤卓诩,是有历史因由的,那就是——她认为凤卓诩是凤家的福星。
在凤卓诩出生之前,凤家就像被诅咒了一样,子嗣极其不旺,凤卓诩出生之后,魔咒仿佛被打破了一般,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生,没几年,老夫人就儿孙满堂了。
故此,凤卓诩在老夫人心目中,不仅是宝贝长孙,还是家族祥瑞,天降福星。
虽然老夫人如今是跟着大儿子住在侯府,与侯府的孙辈更为亲近,但是凤卓诩在她心目中的地位,是永远不可撼动的。
与凤卓诩相比,身为侯府世子的凤卓谨都要退一射之地。
凤卓谨能被称为一声“二宝”,还是从凤卓诩这个“大宝”哥哥这里延续而来的。
凤婵音想到老夫人这土到极致的取名方式,扑哧一声就笑了出来,一边笑,一边对凤卓诩道:“好,好,那大宝哥哥,妹妹就全靠你了。”
凤卓诩看她有心思说笑,就知道老夫人的态度并没有让她难过,心中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凤婵音离家多年,本就与父母亲人生疏了,初到家里,难免会产生一些敏感心思。
凤卓诩和凤婵韵为了不让她产生格格不入的疏离感,日常的相处中都在有意地复刻小时候的相处方式,既表现出对她的关心和亲近,又不显得过分迁就。
他们如此怜惜、照顾凤婵音的心情,然而老夫人却没有半点对这个孙女的体恤,久别重逢,连个笑脸也无。
凤卓诩生怕老夫人的态度,会戳伤凤婵音本就敏感的心。
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凤卓诩和安氏自是不想让凤婵音久住侯府的。
想也知道,凤婵音在这里不可能住得愉快。
老夫人提出让她们住下时,安氏当时就想反对,但她知道她在老夫人面前说话没有分量,所以她才叫了说话有分量的凤卓诩过来。
有凤卓诩居中调和着,老夫人的态度多少能松和一些。
凤婵音知道哥哥是来给自己撑腰的,就直接道:“我不爱住在别人家里,明日就要回家去,哥哥想想办法。”
凤卓诩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说他已经有办法了,凤婵音再问时,他却又不肯说了,卖了个关子道:“到时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