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他能听到我的刺杀系统 > 第43章 见风消(一)

第43章 见风消(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之前与陶斯咏提起过姣枝,陶斯咏很少说别人,但是提到姣枝的时候,并没有伴随蠢笨,抑或是迟钝的词,反倒说她聪明伶俐,十分讨人喜欢,桃源村里每户人家都很喜欢姣枝。

这样简单的三言两语勾勒出陆婉棠从未见过的姣枝,她并不觉得陶斯咏会骗她,那也就是姣枝显露在他们面前的并非是完全的。

那么她的心思,是不是在姣枝也如同白纸一般,清晰可见。

陆婉棠最近一直忙于家中事务,五妹去了寺庙说要出嫁当尼姑,阿娘在前段时间生了一场大病,大哥与父亲反目成仇,祖母又被气得闭门不出,惹得陆婉棠也是一阵阵的心力憔悴。

她与大哥没有三哥那么亲密,总是隔着生疏的距离,自己的母亲是个卑微的伶人,没有母家以作支撑,只能让她自己一人去寻找下家。

所以她找上了陶斯咏,从一开始就带着强烈并不纯粹的目的。

陶斯咏寒门出身,又独身一人,没有妈妈婆婆一堆等着她来伺候,日后当家作主权由她一人说的算。况且,他有大才,为人正直,还有姣枝这一关系,除了出身低微,几乎没一处有毛病的地方。

陆婉棠思及此处,心想不如直接明了地说个干净,于是她侧眸瞧着姣枝道:“你这是在怪我吗?怪我故意接近陶斯咏,故意让他来娶我,故意在分别那日说我等他。”

姣枝手中的动作微微顿了顿,她放下东西,目光落在桃源村的那些人身上,语气天真:“我没有,婉棠姐姐,许多话,你不应该对我讲。”

不应该对她讲。

陆婉棠愣怔了一下,确实觉得自己这般自爆道行为有些难以言说的可笑,如果姣枝真的很迟钝,什么都不懂,她说与不说,又有什么关系?

她在最后还是把某些话咽了下去,转而提起了陆瀛溪:“父亲被罢免了职位,而大哥要和凝珠姐姐成婚了。”

原本这么一句话就能说完的事情,陆婉棠想开始滔滔不绝了起来。

或许是因为喝了酒水,总觉得有什么东西控制着脑子想要说点什么,又或者是这里实在是暖得让人觉得很舒心,轻而易举地向人吐露出别样的心事来。

但只有陆婉棠知道,因为是姣枝,所以她愿意告诉她。

陆婉棠靠在凭几上,开了口:“凝珠姐姐曾是三品大官的孩子,小时候的她真的很厉害,八九岁就能做诗,是我们争相相仿的榜样,但是天不随人愿,她的父亲死了,她与她阿娘便从长安南下,一直漂泊在外,她的阿娘也没了,十四岁入了乐籍。后来,大哥再次看到了凝珠姐姐喜欢上了她,说要娶她回府,自然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毕竟陆家不可能让一位乐籍成为陆家夫人,更何况是长安具有盛名的郎君陆瀛溪。

大哥一直活在所有人的口中,他是多么地优秀,多么地沉稳练达。而我那时候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克己复礼的大哥变得离经叛道,他不惜与家里人抗衡,强硬地将凝珠姐姐带回府中,长安的谣言跟风似的飘了出去,传得沸沸扬扬,府中来了许多达官显贵的夫人,都想看看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将大哥的心思拐了过去。

听闻此事的祖母觉得不对劲,她自然也是不肯,一哭二闹三上吊,父亲更是不愿,去向太后殿下请旨,太后殿下召见了凝珠姐姐入宫,逼迫凝珠姐姐在宫内出家为尼。足足三月,才被放出来。

原本以为他们二人会就此消停,但是低估了大哥的爱意,也看轻了凝珠姐姐的坚韧。大哥喜欢文章,常常与文人设宴,陪同圣上招揽各地儒生几十人并设馆礼遇,他们崇信佛教,乐善好施,经常布棚施粥,接济家中用度短缺,可是,坊间时常传来陆家奢靡,凝珠伪善的谣言,以至于去诋毁大哥与凝珠姐姐,屡屡遭受羞辱。

乃至于后来,祖母趁着黑夜,围堵在陆家的房门前,分开了两人,连夜命人将其偷偷送往洛阳。一夜之间,所有的谣言都跟着凝珠姐姐的消失而消散了。

但是大哥变得越发沉稳安静,他像是变成了陆家人最期待的模样,是长安城内最好最好的郎君,温润有礼,是圣上眼前的大红人。可只有家里人才知道大哥越发的不近人情,直到前两年才稍微好些。

早在很久之前,我见到大哥这般模样,我便清楚地知道父亲会有大麻烦,而大哥早就与圣上联手想要拉施祝与父亲下马,这样陆家的掌权人完完整整地归属于大哥一人,这样就没有人阻止大哥娶凝珠姐姐。我为什么会接近陶斯咏,是因为你的缘故,因为你身边就是圣上。

我害怕,我害怕成为陆家的弃子,我害怕自己一无所有,我不是男子,我没有选择的余地。

身为女子的我也不像你一样,有这般的好运,能得到圣人的青睐;不像凝珠姐姐那样,所遇之人如此执着不肯放手;更不像陆婉思,有强大的母家,我的母亲只是个卑微的伶人,祖母也不怜我爱我,她向来以家族为先,所以我想,既然陆家没有人能为我博得一丝荣华,那么我自己争!我自己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