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栈里,姒月吃饱喝足后,准备上二楼房间休息。
可走到楼梯旁,她忽地想起,她没听骊歌亲随提她们住的是哪间房。
这就有些难办了……
姒月站在原地,看看楼梯上方,又看看柜台方向招待新客的店家,犹豫一阵,抬脚,选择离开了客栈。
客栈内,一到晌午,人流量就多了起来。
所以思来想去,姒月还是决定不麻烦店家,她自己先出来逛逛……至于逃跑,她不会去尝试。
原因也很简单,一为难逃、逃不掉,二为现在跑了不划算。
既如此,那她还不如选择主动留下,也好让骊歌一点点放松对她的戒心。
客栈外,是一条鹅卵石铺就的长街。
长街上,大多数店铺到了晌午便关门歇业了,只剩下一些零零散散的铺子还开着。
要去镇口吗?姒月琢磨。
镇口比这条街热闹得多,去那儿逛应该有趣些。
“姑娘!”
但就在姒月准备动身前,一个女子的声音响起,喊住她。
“买饴糖吗?”
是个卖饴糖的小摊摊主。
姒月和她只有几步之遥。
对方卖的又是饴糖……
姒月难免心动了。
她走到小摊前。
摊位上,做成各种造型的饴糖被摆在冰面上,保存妥善。
“姑娘看看。若有喜欢的,我给您包起来。”
卖饴糖的也是个年轻女子。
她浅笑盈盈看着姒月,待人和善的态度,就足以姒月想买一袋子饴糖尝尝。
“来两袋红饴糖,一袋白饴糖。”
当然,鉴于这饴糖本身的质量,以及姒月对甜食的喜好,只买一袋饴糖肯定是不够的。
“两袋红饴糖?”
可卖饴糖的摊主听姒月要买两袋红饴糖,却面露难色。
然后和姒月商量:“姑娘,要不两袋白饴糖,一袋红饴糖如何?”
姒月不解:“为何?”
她更喜欢红饴糖,因为红饴糖在着色时,会添加一些东西,味更甜。
摊主解释:“红饴糖就这摆的一袋了。剩下我手里有的都是白饴糖。”
姒月若有所思:“来喜镇的人也这般嗜甜吗?”
摊主闻言笑道:“当然不是。我们这儿的人虽喜甜,却也没到只爱吃最甜的红饴糖、不爱吃白饴糖的程度。”
“而且,我家做的两种饴糖其实味道差不多,也就红饴糖颜色更鲜亮,更让人有胃口就是了。”
“那为什么红饴糖卖得更快?”姒月不明白,“还是说,本就做得不多?”
“不,不是。”摊主摇摇头,道:“两种糖我每日都做得一样多的。”
说着,她也不再卖关子,言简意赅道:“是因为明日七月初七女儿节,镇子里,要给适龄的姑娘们办成人礼,所以好些店铺的红饴糖都被买了个干净。”
七月初七,女儿节。
姒月有印象。
她记得先前往越溪客栈来时,是看见有一条街张灯结彩着,像是要过什么节。
但没想到是女儿节。
更没想到又到了七月初七……
“那就买两袋白饴糖,一袋红饴糖吧。”姒月从储物袋里拿出灵石。
在知道明日就是七月初七后,她眸光暗了下来。
“好嘞。姑娘。”摊主给姒月包起饴糖。
包好,她敏锐察觉姒月情绪变化,眨了眨眼,在将糖递给姒月时,道:“姑娘,我们这儿的女儿节很是热闹新鲜。好些外乡人这时候来,就是为了赶这一趟。”
“所以明日你若高兴,可以在入夜后,出来去前边那条街走走。跟我们镇上的人一道乐乐呵呵过回节。”
摊主是个热心的。
姒月接过饴糖,往嘴里放了颗,点头,应了声:“好。我知道了。多谢摊主告知。”
姒月没有拒绝。
但也不代表她一定会去。
离开饴糖摊,姒月去了一间开着的书铺。
书铺里,那些满篇是高深道理的书,姒月看不懂,也不爱看。
所以最后转了一圈,她捧了一本话本出来。
那话本正好是骊歌先前给她取来所有话本里没有的最后一册,刚出炉,还热乎。
她捧在手里,回了客栈。
客栈大堂,过了饭点,人又少了大半。
姒月挑了个角落里的位置,坐下,翻出话本,接着话本左边摆上刚买的饴糖,右边摆上店小二端来的茶水。
齐活。
开看。
没一会儿,周围的嘈杂声就渐渐退去,只剩下书里的世界。
宁静祥和,一派岁月静好——
“娘!”
岁月静好倏然被打破……
客栈外,闯进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
小姑娘急匆匆跑到柜台边上。
柜台里,店家蹲在下边,正在捡方才被惊落的算盘。
“客官莫怪。这是东家的女儿瑶芳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