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握住李之悦的手,坚定说道:“你放心。本宫定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李将军周全。只是此事棘手,需从长计议,不可慌乱。”
然而,事情并未如他们所愿顺利进展。暗卫潜入敌境后,遭遇重重阻碍,敌国似乎早有防备,对李将军的消息封锁严密。与此同时,敌国朝堂上,主战派趁此机会,力劝国君借此挑起两国战争,扩大领土。
而在国内,一些与李将军有过节的官员,竟趁机在朝堂上弹劾李将军,称其此次遇袭,是因指挥不力,导致边境局势危急,要求严惩李将军家人,以正国法。
太子得知这些消息后,怒不可遏。他在朝堂上严厉斥责那些官员,说道:“李将军一生为国家出生入死,此次遇袭,分明是敌国阴谋。诸位不思如何营救,却在此落井下石,居心何在?”
那些官员被太子斥责,虽不敢再言语,但心中仍怀不满,暗中与敌国势力勾结,企图继续陷害李将军,搅乱朝局。
李之悦在宫中也是心急如焚,她深知时间紧迫,李将军每多在敌国停留一刻,就多一分危险。她决定亲自出面,联络朝中一些正直大臣,寻求他们的支持,共同为营救李将军出谋划策。
李之悦先是拜访了德高望重的老丞相王大人。王大人听了李之悦的来意,长叹一声说道:“太子妃,老臣也深知李将军忠义,如今局势复杂,敌国与朝中内奸勾结,想要营救李将军,困难重重。但老臣定会全力支持殿下,与诸位大臣商议对策。”
随后,李之悦又去见了几位手握兵权的将领,希望他们能在必要时,出兵相助,威慑敌国。将领们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太子调遣,随时准备为营救李将军效力。
然而,就在他们紧锣密鼓筹备营救之时,敌国传来消息,竟称李将军已投降,成为他们的阶下囚,并公布了一些所谓“证据”,实则是经过篡改的信件和伪造的文书。
这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朝堂和民间炸开。百姓们议论纷纷,对李将军的忠诚产生怀疑。朝堂上,那些与李将军作对的官员更是趁机发难,要求太子和皇帝严惩李将军及其家人。
李之悦看到这些所谓“证据”,气得浑身发抖。她深知这是敌国的阴谋,目的是彻底抹黑李将军,让他们营救计划更加艰难。
“殿下,这分明是敌国污蔑,我们不能坐视不理。”李之悦对太子说道。
太子面色凝重,点头道:“本宫明白。这是敌国的阴谋诡计,想要扰乱我们的阵脚。我们必须尽快找出证据,证明李将军的清白,同时加快营救行动。”
于是,太子一方面安排人仔细查验敌国公布的“证据”,寻找破绽;另一方面,再次加派暗卫潜入敌境,务必找到李将军,并查明敌国的下一步计划。
而李之悦则在宫中利用自己的人脉,联络后宫众人,希望能从她们那里获取一些有用信息。她知道,后宫与前朝息息相关,说不定能从中发现一些线索。
在这个过程中,李之悦意外得知,之前曾陷害过她的丽良娣,近日与一位神秘人频繁接触,而这位神秘人似乎与敌国势力有所关联。李之悦怀疑,丽良娣可能与李将军被陷害一事有关。
“难道这一切背后,真的有丽良娣参与?”李之悦心中暗自思忖,决定暗中调查良娣,看看能否找到她与敌国勾结的证据,为营救李将军找到突破口。
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与反陷害的斗争,在这风云变幻的局势中,愈发激烈地展开,而李将军的命运,依旧悬于一线,不知最终能否化险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