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宫这座看似平静却暗潮涌动的宫苑之中,太子洛承慕与李之悦被那诸多剪不断理还乱的巧合搅得心思繁杂,然而,当下惠妃等人暗中编织的阴谋已然如同一张逐渐收紧的大网,愈发紧迫,根本容不得他们过多地沉浸在这身份谜团所带来的纠结之中。
近日来,东宫的暗卫们经过一番细致的探查,发现了一个极为可疑的情况。那与惠妃娘家往来密切的吏部官员,行为甚是诡秘,每隔几日便会乔装改扮一番,然后偷偷出城,去往一处地处偏僻且极为隐秘的庄子。暗卫们曾多次尝试靠近那庄子,想要一探究竟,可那庄子的防备堪称森严,周边不仅有众多守卫时刻巡逻,而且各种暗哨也是隐匿其中,使得暗卫们每次都只能在外围打转,始终难以探清里面究竟在谋划着什么样的惊天阴谋。
李之悦听闻暗卫的禀报后,心中敏锐地察觉到,这庄子定然是整个阴谋的关键所在。她深知若想真正掌握惠妃等人阴谋的核心内容,打破眼前这被动的局面,就必须得想办法深入那庄子去探个究竟。于是,她便来到太子的书房,一脸严肃且坚定地向太子提议道:“殿下,那庄子如此神秘莫测,咱们一直徘徊在外围,是决然获取不到有用线索的呀。臣妾觉得,咱们得鼓起勇气去探一探,哪怕过程艰难险阻,可也总比坐以待毙强呀。”
太子听了李之悦的话,微微皱起眉头,面露担忧之色,他站起身来,在书房中来回踱步了几下,然后说道:“本太子又何尝不知那庄子的重要性,只是那地方守卫众多,个个看起来都是训练有素,咱们贸然前去,风险实在是太大了呀。你如今身为太子妃,身份何等尊贵,本太子怎能让你涉险呢,万一有个闪失,本太子可如何是好啊。”
李之悦赶忙上前一步,目光诚挚地看着太子,急切地说道:“殿下,如今这局势已然危急到了这般地步,臣妾哪能眼睁睁看着殿下身处险境,而自己却置身事外呢。殿下莫要忘了,臣妾自小也是跟着家中兄长学了些防身之术的,只要咱们谋划周全,定能全身而退呀。还请殿下允准臣妾同去,臣妾愿与殿下一同面对这未知的危险。”
太子看着李之悦那坚定的眼神,心中又是感动又是犹豫,他深知李之悦的性子,一旦决定了的事,很难轻易改变。况且当下确实需要有人能在身边帮衬着,一同去探寻那庄子里的秘密。思索再三后,太子最终还是缓缓地点了点头,说道:“既如此,那便依你吧,只是一切行动都要听本太子安排,切不可冲动行事,你可记住了?”
李之悦见太子应允,脸上顿时露出欣喜之色,赶忙行礼说道:“多谢殿下信任,臣妾定当谨遵殿下吩咐,绝不敢有丝毫莽撞之举。”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便开始精心筹备起来。先是让暗卫们分成几个小队,轮番去摸清那庄子周围守卫换岗的具体时间和规律,将每一个细节都记录下来,不放过任何可能出现的漏洞。同时,又安排专人去准备便于乔装的寻常百姓衣裳,从衣物的材质到款式,都挑选得极为普通,确保不会引人注意。
到了约定之日,天还未亮,太子与李之悦便早早地起身,换上了那早已备好的朴素装扮。他们先是混在那些出城做买卖或者走亲访友的人群之中,随着人流缓缓朝着城门口走去。一路上,两人皆是小心翼翼,尽量压低自己的身形,收敛身上那不凡的气质,不引起旁人的丝毫注意。
出了城后,他们便沿着事先规划好的小路前行。那小路颇为崎岖,周围杂草丛生,走起来颇为费力,但为了不被发现,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赶路。就这样走了许久,才渐渐看到那庄子的轮廓。
只见那庄子四周高墙环绕,墙体看上去厚实坚固,仿佛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门口站着几个守卫,他们手持兵器,目光警觉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动静,那眼神锐利得如同鹰隼一般,但凡有一丝风吹草动,怕是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而且时不时还有巡逻的队伍穿梭其间,那些巡逻的守卫步伐整齐,行动有序,一看就是经过严格训练的。
太子和李之悦寻了一处隐蔽的树林,躲在其中,借着树林的掩护,仔细地观察着庄子的动静,耐心等待合适的时机潜入。时间在这紧张又静谧的氛围中缓缓流逝,不知不觉间,天色渐暗,随着夜幕的降临,守卫们似乎也在这长久的警戒中放松了些许警惕,换岗之时出现了短暂的空当。
太子给李之悦使了个眼色,两人便如同两只灵活的狸猫一般,猫着腰,轻手轻脚地朝着庄子摸去。靠着暗卫之前打探到的消息,他们巧妙地避开了巡逻的守卫,来到了庄子的一处偏僻墙角。
太子率先施展轻功,身姿轻盈地跃上墙头,他趴在墙头,朝着下方伸出手,又稳稳地将李之悦拉了上来。两人跳进庄子内,刚站稳脚跟,还未来得及松一口气,就听到不远处传来了脚步声,那脚步声由远及近,听起来颇为急促。两人心中一惊,赶忙躲到了一旁的花丛之后,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唯恐被发现。
只见两个小厮模样的人一边走一边低声交谈着,那声音虽然不大,但在这寂静的夜里,却清晰地传入了太子和李之悦的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