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那一场身份危机的风波后,李之悦在宫中总算是暂时松了口气,可她心里清楚,这宫廷之中的平静向来只是表象,底下的暗流随时都可能再次涌动起来,将她卷入更深的漩涡之中。而此时,朝堂之上也正悄然发生着一系列变故,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乌云,渐渐汇聚,笼罩着整个宫廷。
太子洛承慕这段日子愈发忙碌了,每日上朝回来,脸上的神色都带着几分凝重。原来,朝中不知何时冒出了几股势力,他们相互勾结,明里暗里地开始对太子的地位发起了挑战。先是在一些政策推行上,处处设阻,使得原本顺利进展的利民举措变得困难重重,百姓们的怨声也渐渐多了起来,而这一切的矛头,都隐隐指向了东宫。
朝堂上,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一方以几位老臣为首,坚决支持太子继续主导各项事务,认为太子心怀天下,有治国安邦之才,那些暂时的阻碍不过是别有用心之人蓄意为之;另一方却是些平日里就野心勃勃的官员,他们借着政策实施中出现的些许小问题,大肆渲染,企图抹黑太子,甚至提出要重新商议太子之位的人选,一时间,朝堂之上的气氛剑拔弩张,火药味十足。
洛承慕坐在朝堂之上,看着下方那些或忠诚、或心怀叵测的面孔,心中虽气愤,却也明白此刻必须保持冷静。他据理力争,将每项政策的利弊、初衷都剖析得清清楚楚,试图说服那些被误导的大臣,可对方却依旧不依不饶,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
李之悦在东宫听闻了朝堂上的这些情况后,心里十分担忧。她深知太子此刻面临的压力巨大,若不能妥善应对,不仅太子之位堪忧,就连整个东宫乃至将军府,都会受到牵连。她虽身为女子,不便直接插手朝堂之事,可也想着自己能做点什么来帮助太子。
于是,李之悦开始频繁地召见一些与将军府交好的官员家眷进宫叙旧,从她们口中旁敲侧击地了解朝堂局势,试图找出那些暗中作对势力的破绽。同时,她也利用自己平日里在宫中积攒的一些人脉,让宫女太监们留意各宫的动静,看是否能发现与朝堂之事有所关联的线索。
这日,一位大臣的夫人进宫看望李之悦,两人在寝宫闲聊着。李之悦看似不经意地问道:“夫人,近日朝堂上吵得那般厉害,我在这宫中都听闻了,也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呀,您可知道些内情?”
那夫人微微皱眉,看了看周围,压低声音说:“太子妃呀,您有所不知,这背后怕是有大阴谋呢。我听我家老爷说,那几个带头反对太子的官员,最近和一些外戚走得很近,似乎是想借助外戚的力量,来打压太子,好扶持他们自己的人上位呀。而且,他们还在暗中拉拢一些中立的官员,许以重利,想要壮大自己的阵营呢。”
李之悦听了,心中一惊,她知道外戚的势力不容小觑,若真让他们联合起来对付太子,那可就麻烦了。她赶忙谢过那夫人,又和她聊了些别的,才送她离开。
待那夫人走后,李之悦坐在书桌前,陷入了沉思。她想着得尽快把这个消息告诉太子,让他有所防备。可光知道对方的联合还不够,还得弄清楚他们具体的计划才行呀。
另一边,洛承慕下朝后回到东宫,也是一脸疲惫。李之悦见状,赶忙迎了上去,关切地说:“殿下,今日朝堂上又不顺利吧,臣妾听闻了些事儿,想和殿下说一说呢。”
洛承慕看着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问道:“哦?太子妃听闻何事了?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