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年后清闲,三春赶着把青竹媳妇娶了回来,新妇人憨憨的,只知道出力干活,谁叫她都清脆地答应着“哎,我就来。”在春芽家干活,看到有人干活都笑呵呵道:“放着,我来。”只是春芽这里都是肉菜,新妇只能怯生生看着,不会做。谁也想不到新妇后来干得最多的事是帮着春苗带孩子,春芽一家都是对新生儿拿不起抱不住的新手,倒是青竹新妇在家里帮着爹娘带大弟弟妹妹,哄孩子,洗澡,换尿布信手拈来,看得玉树一愣一愣的,跟在青竹新妇后面团团转就是不敢抱孩子。
正月十六是林子的出花园礼,林师姐兴致勃勃地参与了全程,等宋大伯娘带着林子在村口祭拜念着靠山村几十年来家家户户念叨的祝福语,笑得直不起来腰来,宋大伯娘不顾林师姐捂着嘴笑弯了腰,继续念叨着:“过往神仙仔细看,我家闺女叫春林,一份人品两分貌三分手艺呱呱叫,不求财不求保,但求健康活到老,过往神仙收元宝,保我春林儿女双全活到老。”
“你们靠山村的出花园真是朴实可靠!”林师姐伴着宋大伯娘林子往回走。
“这当爹妈的养孩子,只要孩子吃得饱穿得暖不生病有个好身体就是最好的事了。”宋大伯娘看了看林师姐说:“儿女孝顺当然好,不孝顺也没关系,只要他们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了就好。你这样也好,玉树娶媳妇也好,你爹娘都会觉得好。”
“伯娘,”林师姐学着林子抱住宋大伯娘的另一个胳膊:“我算是知道大姐还要春苗为什么都信服您了。人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就是宋家的定山大宝。”
过了正月,花朝节那天,春苗生了一双儿子,虽然个头有点小,小家伙一个三斤六两,一个三斤八两。小小的皱巴巴的样子谁也不敢伸手。还是宋大伯娘过来给春苗做月子,林师姐和玉树拉着宋伯娘谢个不停,林师姐很是下功夫给大伯娘做了一身绣满五福的锦缎裙褂。
林家两个双胞胎百日的时候,村塾老先生不幸再次落榜,只是玉树两个小娃娃实在不能远行,玉树决定多留一年,第二年村塾老先生再次名落孙山,玉树春苗又留了一年,第三年,村塾老先生不负众望考中了秀才,玉树这才带着能跑能跳的两个儿子回家,两个小家伙回到府城两个月闹得鸡飞狗跳,不到半年又回了靠山村,直到六岁要去学堂了才老老实实跟着爹娘回家。
林家双胞胎满月的时候柱子媳妇在满月宴上晕倒了,大夫来看了才知道柱子媳妇怀孕了,年底的时候生下一个大胖小子,整六斤。
“柱子哥,这是我们的儿子。你看,”柱子媳妇抱着儿子一脸满足:“阿奶总算可以放心了,她走的时候最放心不下的除了光宗就是我了,我没生下儿子她总觉得对不住宋家,如今阿奶总算可以放心了。”
“来,喝汤。”柱子接过儿子。
“哪来的汤?”柱子媳妇喝了一口:“好喝。”
“大姐做的。”柱子盯着儿子的小脸。
“我就说生儿子是不一样的。”柱子媳妇丝毫不在意这是给春苗做汤顺带给她的一碗,只认为这是生了儿子的缘故:“你说咱们儿子取名就叫‘种子’好不好?老宋家的种子。”
“还是问问大姐吧,春苗夫婿是秀才呢,叫他取也行。”
“做什么叫一个外人来取?大姐取名也就算了,小名就叫种子,你的种子。”
等春芽听到小如意“种子种子”的叫着忍不住过来说:“你们给孩子取这么个名也不臊得慌?孩子就叫青果吧,小名以后就叫果子,果子比种子好了不知道多少,意思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