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洗了手在竹床上坐下:“大姐,我想请小花姐纳几双鞋底子。”
“怎么,你没有鞋穿了?”春芽将碗筷递过去。
“嗯,三姐做的鞋,鞋底子太薄了,不经穿。”林子抬起脚,给春芽看快要磨透的鞋底子。
“好啊,等会我找一些你和木头小时候穿的衣裳出来。”春芽点点头,“春苗做鞋,那都是样子货,好看不好穿,回头你也帮我纳几双鞋底子。”春芽看着张小花说。
“好的,东家。宋娘子人小,她手没有力气。”张小花弱弱地替春苗辩解了一句。
林子夹了块鸡肉给小草,张小花赶忙拦着:“小东家,她有东西吃呢,她喜欢吃饼。”
“吃啊,我杀了两只小公鸡呢,你们都吃,我看你们都瘦了,木头瘦了,小花你也瘦了,小草你怎么瘦这么多?”春芽这才注意到小草。
“上学辛苦呢,学认字要用脑子。”
“小草没吃饱呢。”林子看着小草吃了一碗就放下碗筷忍不住说道。
春芽看看小草又看看林子突然说道:“小花,你看你能不能住进来?现在二嫂天天一早要给你开门,她晚上要冲好久凉粉,天天不够睡呢。”新院子门一直在里面锁着,平房院子门每天晚上都是二春媳妇过来锁了,第二天再由二春媳妇打开,张小花来得早,每天踩着星子来,要在院门口等二春媳妇开门。
“好啊,只是东家——”张小花看看小草。
“你们娘俩住一起呗。”春芽放下了筷子,“我那间屋子空着,够你们娘俩住。”
“这不行,我哪能住主屋呢。”
“那木头你搬一下。”林子突然出声。
“行,我住哪里都一样。”木头闷声闷气地说道。
“这样好,小花你晚上在里面锁了门,就不用二嫂天天跑过来了。”
“哎,好。”张小花低下了头。
当晚木头就将自己的东西收拾了搬去了主屋,西厢房空了下来。第二天张小花提着一个包袱带着小草搬了进来。
“你们就这点行李?”春芽看着张小花包袱里几件破衣烂衫说道,“这些剪了糊鞋底子吧,我另拿衣服你穿。”
“哎,东家,我不要那么好的衣裳。”张小花拉着春芽。
“放心,都是些旧衣裳。”春芽拍拍张小花,“等年底再给你们做新衣裳,二嫂三嫂都有呢,来给我干活,一年两套新衣裳还是有的,嗯,我只出布料,你们自己做。”
春芽翻检出早些年宋四婶做的衣裳出来,那时候春芽姐弟还在守孝,衣裳全是素的,深蓝,靛青,还有黑大褂。林子的衣裳好一些,细布和素绸居多。木头和林子出生虽然没有了爹娘,吃穿却是几姐弟里面做好的,林子尤其得好。
张小花得了衣裳,没有多说什么,拆洗了自己的小草的旧衣,反复洗了几次,一层一层洗净糊起来,给春芽木头林子做了好几双鞋。春芽看着鞋面是用林子拿给小草的旧衣做的,就裁了几尺布头给她说:“给小草做两件小衣吧,贴身的衣物不好穿别人的。”
夏天太阳好,衣裳都要拿出来晒一晒,春芽又检出一堆木头和林子小时候的衣裳,交给张小花,以后就用这些糊鞋底子。小草身上又穿上了林子的衣裳,别人还没说什么,柱子媳妇看了几次找到林子说:“小姑姑,您衣裳好看,能不能留给如意穿?我针线不好,也想她身上有两件三姑姑的针线呢。”
春芽听了林子的话,将春苗留下来的针线挑了两件花色鲜亮的肚兜出来拿了过去,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
秋收前青山县城的码头终于修好了,朱屠户娘子带着朱珠跟着木头的骡车来到靠山村。
“宋姑娘,我是特地来找你合作的。”朱家在码头买了块地基,想着码头建好了在那里开个早点铺:“我也就包包子的手艺还拿得出,我家闺女说你的酒酿米糕好吃,我想跟你长期订货。”
朱娘子也是个壮实的妇人,带了一包肉包子请春芽尝尝。朱娘子的肉包子肉馅弹牙,肉汁丰沛,一吃就知道是下足了肉的好包子,春芽吃了一个肉包子不由得感慨,自己再怎么调味,还是比不上大肉包子。
“你早点铺子开在哪里啊?”春芽一直听说码头那边要盖货仓。
“靠码头那边都被别人买啦,我们在后边两条巷子里,再后面就是货仓了。”朱娘子也不藏着掖着,她说道:“有货仓就少不了力工,那些人干得是力气活,吃得肯定多。宋娘子吃食做得这样好,要不要也开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