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汉看了一眼苏婆子将她的酒碗拿走,递了一碗米饭到她手边。苏婆子接过米饭吃了一口又看了一眼厨房:“我算是明白宋娘子为什么放着绣庄的师傅不做也要回来了,这样的家人才亲。”
一时吃完晌午饭,苏婆子夫妻俩歇晌,宋大伯娘也歇了一盏茶功夫带着春芽煮好的绿豆汤下地去了:“你不用去地里了,柱子回来去地里看看就行,下半晌就能收工。木头和林子留家里烧火,阿爷喝得有点多,睡着了,你们不要吵他。”
春芽打发吃完饭就绕腿根的春苗去歇晌:“你也去睡会,晚上他们都来吃饭,没精神头不好。林子你带着三姐一起过去睡会。”
木头烧火煮了一锅又一锅的开水,烫完鸡烫鸭子,烫完鸭子烫老鹅,鸡毛鸭毛鹅毛拔了一大堆:“好多大毛,阿姐扎毽子吧?”
春芽把几根翅膀上的大毛收好:“待会一定会来问的,我先收好交给大伯娘,你们都不要找我来要。”
二春媳妇笑道:“那倒是,家里那几个小的谁都怕,就是不怕你,也是怪了。”说话间柱子和青土青田回来。
“你们见到你爹没?”二春媳妇看着狼吞虎咽吃饭的两个儿子。
“看到了,阿爹说姑姑回来了,阿娘,姑姑去哪了,怎么没跟我们一起坐车出去?”青田嘴巴塞得慢慢地问。
“傻儿子哎,是府城三姑姑回来了,”二春媳妇奇道:“你们从小一起玩的,忘了?”
“阿爹骑驴子,跑得快,说不清楚。”青土在一边说道:“阿娘,阿爹哪来的驴子?”
“你四叔家的,怎么驴车被你们赶走了,家里就没得用了?”二春媳妇觉得自己两个儿子是傻的。柱子吃了饭去堂屋看了两眼春苗带回来的箱子,里面有布料也有各种丝线,花花绿绿地。
烤炉点起来烤鱼的香味飘出来的时候苏婆子夫妻醒了,看着日头偏西,把晌午饭前晾的衣服收了进来。春芽看见了问:“怎么这么早就收衣服,干透了吗?”
“单衫干得快,屋顶又通风,”苏婆子一边叠衣服一边说:“全部干透了。”
“隔壁也是我们家,院子更大一些,春苗怕不是还睡着呢。”
苏婆子收好衣服说道:“我看你家院子好看地很,我要去逛一圈,赏赏花。”
春芽点头说好,陪着苏婆子去了自己家。春日淡蓝的天,一丝一丝白云像鱼鳞层层堆积,一直铺到天边,日头已经偏西,春芽院子里花香越发浓郁,蜂飞蝶舞。
春芽进了屋看到春苗睡得两个脸蛋红扑扑的,静悄悄地关上门,让连着赶几天路的春苗继续睡着。
日头西斜,大春几个陆陆续续地带着孩子来了,宋大伯娘也换了一身衣裳带着青山媳妇牵着小孙子来了,宋老四的骡车踏着夕阳进了村。
春芽在院子里点了几把艾草烧了,桌子就铺在院子里,春日晚风暖融融的,还带着花的甜香。太阳还挂在西天,漫天的云霞散发着七彩的光。
酸梅鹅,烤鸭,烤鱼,樱桃肉,蒸鸡蛋,芋头炖鸡,卤花生米,盐菜蚕豆,泡藕尖,溜猪肝,拌马兰头,拌豌豆头,拌韭菜,拌小油菜,十多个盘子端上桌,劳累了一天的人都停下了唠叨风卷残云搬的吃了起来。只宋大伯夫妻宋四叔夫妻陪着苏婆子夫妻慢慢吃着喝着。
“这个味,跟府城的酒楼有得一比。”苏婆子吃了一块烤鸭,又吃了一块樱桃肉,又夹了一块鹅肉:“没想到,我还有一天吃肉吃得停不下来来的一天,这味道!”苏婆子竖起了大拇指:“绝对是大师傅的水准。”说着吃下鹅肉看着满院子的人感叹着道:“宋家人杰地灵,兴旺之家啊。”
宋老四夹了一块鹅肉吃了:“这是什么肉,没吃过的。”
“老四乡下收了一只鹅,”宋大伯娘也夹了一块鹅肉:“莫要说你,我也没吃过。今天才知道鹅肉是这个味。”
“老苏,多吃点,明儿走了就吃不到这个味了。”苏婆子笑着打趣自己:“不怕你们笑话,我走那么多地方,好东西也算吃了不少,这样好吃的真是第一回。”
“我家春芽的手艺,那是这个!”宋阿爷年纪大了特别喜欢软烂酸甜的肉:“府城的酒楼也有我家春芽做的菜。”
“陈家酒楼少东家是我女婿,”宋四婶笑眯眯地说道:“这些个菜大半都能在陈家酒楼吃到,就是这鹅肉,要不了几个月,陈家酒楼也要上这个菜牌!”
“那感情好,回去我也请老姐妹们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