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熟的芝麻拌了糖浆切成薄片,比起花生糖,芝麻糖更香一些,宋阿爷更喜欢又酥又香的芝麻糖。宋大伯娘也喜欢芝麻糖,因为济民堂的老大夫说芝麻养发,宋大伯娘就开始偏爱起芝麻烫来了。
春芽用糯米粉米粉豌豆粉混合着蒸了不同一般的年糕的出来,里面裹着橘子酱,酸酸甜甜,外皮柔软湿润,没有年糕那么糯,也不会像年糕那样很快就硬了,模样更像是柔软的凉糕,连宋阿爷宋大伯娘也说好吃。
用花生芝麻做糖,是春芽这次在府城的糖果店里看到的。用豌豆粉做点心能够让点心更柔软也是跟着府城糕点店学的,只要知道了原料,只要春芽手头有这些东西,春芽就会花时间一点点试着做,这不回来不过两个月,春芽又做出新点心来了。
春芽在家里做了两天的糖果点心,连村长也找春芽定了半斤花生糖半斤芝麻糖来吃。村长又找春芽定了几斤花生糖和芝麻糖说是过年的用来走礼。接着几日,春芽接到了几十斤花生糖芝麻糖的订单。好在现在花生和芝麻在靠山镇不是什么稀罕物,春芽自己家里的花生芝麻就够做许多糖果的。
春芽做好了点心打发柱子几个去村长亲朋家里送礼,自己在家把多做的点心在廊下摆了出来,烧好茶水把宋家的女人们都请了来。靠山村离县城近,家家户户难免买点果子点心在家,可是这些东西不是留着哄孩子就是给家里男人急着吃饭的时候垫两口,没有哪家的妇人会自己拿来吃。
“春芽让我瞧瞧你这手是什么做的?”二春媳妇笑着打趣:“你这莫不是金手指不成?怎么每次去府城回来都做这许多我们没见过的吃食。”
“春芽出去这是长见识了,”三春媳妇捏了一块裹了果酱的点心吃了:“我们都跟着甜甜嘴。你说府城的人也真是会吃啊。”
“我这是年糕模子随便做的,”春芽喝了一口白开水说道:“府城里有花模子,做出来又小巧又好看,还有不同的颜色,青梅酱是淡绿色的,樱桃酱是桃红色的,又好看又好吃。我托了四叔也帮我做一些花模子呢,等新模子到了,我们再做花糕来吃。”
“府城大户人家开茶花会,我看也就是我们这样了。”宋四婶坐在廊下,吹着风,看着满园的花草,盘子里摆着点心,碗里是上好的红茶。宋大伯娘和宋四婶都喜欢甜食,但是不知是不是年纪大了的缘故,更喜欢泡一壶浓茶来配这些香甜的点心。二春媳妇等人嫌弃茶叶水又苦又涩,宁愿喝竹叶茶。青山媳妇怀孕了,和春芽一样喝白开水。春蕊不喜欢茶水,央求春芽煮了酒酿蛋汤来喝。
青山媳妇是个话少的,坐在一边默默吃点心。春蕊喝了一碗酒酿蛋汤说道:“这些点心果子全部都是甜的,怪腻味的。”
春蕊一番话说得宋四婶想打她。青山媳妇说:“阿奶,四奶奶,我家里做了豆花,调些咸味的来吃可好?”
宋大伯娘连忙说:“是呢,春芽调的酱好,大春媳妇你去提了豆花来。”原来是青山媳妇这些日子吃不下东西,便将豆腐点得特别嫩一些,滑滑嫩嫩像水蛋一样,豆花没有味道,只能靠调料带味。
大春媳妇走了一趟端了半盆豆花过来。春芽尝了一口低着头琢磨了一会说道:“这个豆花味道淡,调成甜的咸的都成。”
春蕊靠近了豆花嗅了两下说道:“春芽姐,你快调了咸味的来,我嘴边里全是甜味,需要吃一些咸味重的才好。”
春芽去厨房将萝卜干拿出来一些剁碎了,又嫁了一点酱油和芝麻调味,最后撒了一把韭菜沫才端了出来。春蕊先拿勺子盛了一碗放上酱料吃了起来:“嗯,好吃,还一点不费牙,阿爷肯定喜欢吃。”
春芽调了一碗给宋大伯娘又调了一碗给宋四婶,才拿着勺子问说:“嫂子们想要换换口么?”
大春媳妇摇摇头,“这豆花我在家里老吃。”
二春媳妇和三春媳妇各盛了半碗,四春媳妇吃了半碗忍不住又盛了半碗吃了才放下碗说道: “春芽你这手艺,去开个点心铺子生意肯定好。谁能想到我还有吃点心吃饱了的一天呢。”
“这些点心放不住,”春芽摇了摇头:“做生意哪能说得定做多少卖多少?做少了客人来了买不到下次不上门了,做多了天天吃剩点心哪能受得了。”
“这倒是,”四春媳妇叹道:“如今我家就是,四春贩什么剩什么吃什么了。也就来春芽这里我才能吃两口顺口合口的。”
“卖油的娘娘水梳头,杀猪的娘娘啃骨头,”宋大伯娘说道:“生意哪里是那么好做的,不过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吃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