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前夕,春花回娘家探亲,宋老四接了春芽姐妹去县城小住。
春花给春芽带来了月饼模子和枣泥馅,在家搭了个烘炉,教会了春芽打月饼。春芽学会了做油酥,用油酥拌了枣泥又做了枣泥馅的月饼,甜月饼吃得腻味,春芽拿了酱油豆拌切碎的萝卜干和猪肉,做了肉月饼。
肉月饼一做出来就得到了宋四婶的喜爱:“春芽你这双手真是——”宋四婶反复地摩挲着:“你莫不是灶王爷灶下童子投胎的吧。”
春花吃了肉月饼道:“好是好,就是太咸了些,肉味也有些不足。”接下来两头天她们俩调整肉的肥瘦,萝卜干的多寡,最后还用了蜜糖调味,终于做出了饼皮酥脆,肉馅油润,劲道,咸甜适中的肉月饼。
春花和春芽忙活地这些日子,春苗不是跟着春蕊做针线,就是看奶娘带两个小娃娃,从不在春花和春芽面前捣乱。倒是春蕊时不时要来蹭一口,弄得春花说她:“你好歹跟着妹妹学着点,如今家里就你一个,越发连个女孩儿的样子也没有了。”
“阿姐,你嫁了人怎么就跟变了个人似的,”春蕊皱皱眉头,不高兴地说道:“以前你可不是这个样子,你还说女孩儿有什么比不上小子的。”
“哎呦,我说的玩笑话你也记着呢。”春花笑着摇了摇头,“好歹你是个主人家,你招待妹妹玩儿去,不要在我们这里裹乱,做好了自然拿给你们吃。”
一时肉月饼做好了春花就要赶回府城,春芽拉住她说了酱油的事。
“按说,我不该要你的方子。”春花想了想,“这样,回头我算一算路费,再叫阿爹走一趟,算算本钱要多少。”
“酱油可比盐贵。”春芽惊诧地说道,“自家做,就几瓢水的事。”
“哎呦妹妹,你这可不是做生意的脑子。”春花不在意地挥挥手,“这件事,你等我消息。真要你的方子我也不会跟你客气的。”
春花到底急着走,要赶在中秋前做一趟月饼生意,第二日一大早就走了。
春花走了,春芽被宋四婶留住了,宋四婶买多了肉回来让春芽做了许多肉月饼送礼,平日里的熟客要送一些,往来的差役也要备上一份,宋盐菜相邻的店铺也是要交际的。以往都是去点心铺买,大家送来送去都是些老花样。今年有了春花回来的由头,宋四婶便说这是府城新流行的肉月饼,送人体面好看不说,不少人家还来托春芽多做几炉给自家送礼。
春芽姐妹在宋四婶家前后待了十多天,足赚了一个银元的工钱。,一开始春芽忙着做肉月饼,后来也做了些豆沙陷的自家吃。
宋四婶尝了一下说:“这个你阿奶爱吃,再做一炉子就停了吧。”
春芽收拾好,围着熄了火的炉子看:“四婶,你说我回家也盖一个这样的炉子好不好?”
“不好。”宋四婶一口回绝了她,“等你自己成家了,盖多少炉子都随你。”
春芽做月饼的时候,奶娘抱着孩子们在屋里头不出来,如今炉子熄了火,奶娘们也把孩子抱出来玩耍。
木头和林子已经能爬能坐了,小模样长得很是可爱,“咿咿呀呀”说些大人听不懂的婴儿语,惹得春苗对着他们说:“来,叫姐姐,叫姐姐。”
两个小的也不认生,谁说话他们就睁着圆溜溜的眼睛看,还会伸手要抱。春苗人小,奶娘不敢把孩子给她,就坐了下来,让孩子坐在腿上跟春苗拉着手玩。
春芽每次来宋盐菜都不会多看两个弟弟妹妹,现在春苗逗弄着林子,春蕊逗弄着木头,春芽一个人站了起来,进房间收拾屋子。宋四婶看着春芽的背影,沉思了一会走,进房间找春芽说话。
“春芽你怎么不去和弟弟妹妹玩一会?”宋四婶看着收拾东西准备回村的春芽,一个包袱放在床头,两包点心放在桌子上。春芽正将春蕊和春苗丢作一堆的梳子压发一一收进梳妆匣子里去。
春芽住了手,低头想了一会说:“家里事多,我收拾收拾就准备回去了。奶娘带得很好,我也不会哄孩子,我也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我也听不懂他们说话······”春芽看着面容越来越严肃的宋四婶怔怔地住了口。
“春芽你在家也是这样对待柱子和春苗吗?”宋四婶严肃地看着春芽,“看也不看他们,不去管他们说什么,也不去管他们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