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有,父亲连看都没看她一眼,反而更加沉默寡言了。
女孩不明白,她就偷偷的去问母亲,结果,她才问出来,母亲就嚎啕大哭,引得弟弟也大哭不止,她吓坏了,在外头柴禾堆里躲了一天一夜,最后也没个人来找她,只能自己回家了......
从此以后,女孩再也没开过口说话,她封闭了自己。
从旁观者的视角,姜寸华发现,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看着母亲喝药,看着弟弟喝药,然后就是永无止境的沉重家务。
最后在她十五岁那一年,清晰而稳定的记忆戛然而止。
官媒人上门提亲,不是要娶她,而是男方提出要入赘她们家。
这是平静生活中混乱的开始,也是女孩之后三年里痛苦与噩梦的起因。
母亲生病,父亲酗酒,本就病弱的弟弟,一睡不起......
然后就是一场接一场的丧事,最后的嘈杂轰然而散,空荡荡的家中,只留下一个形单影只的她。
女孩从父母双全到孑然一身的孤女,只经历了短短两个月。
然后就是漫长空白的三年守孝期。
女孩一步都不敢踏出自家院子一步,如果不是村里乡贤不放心,过一段时间就打发家中女人上门看看她还活着没有,女孩早就饿死在自己家里了。
但乡贤女人也有好几个月没来看她了,于是,她就真的,饿死了。
......
姜寸华抽痛着胃痛苦的睁开眼,放眼四顾,仍旧是那个破旧不堪的夯土墙屋子,只是感官上,从陌生嫌弃,变做了亲切熟悉。
她捂着抽痛的胃在吱嘎乱响的木板床上打滚,一阵又一阵奇怪的呻/吟声从她干裂的唇间泄出,喑哑恐怖的让人直起鸡皮疙瘩。
喉咙干渴的不像话,姜寸华想大声叫人,却只能发出砂砾般的“嘶嘶”声。
她自己听着都渗人。
不论是理智上,还是情感上,更是瘆得她恨不能再次晕厥过去。
她居然成了那个被父母忽视到彻底的可怜女孩子。
她也清晰的记起来了,她是因为代表公司,去西北贫困山区给孩子们捐赠财物,恰遇山区暴雨,引发泥石流,她在救助孩子过程中,被泥石流卷走了。
这是一次意外。
大概是老天爷觉着她这样人美心善的姑娘不该在花样年华里,因为救人死了,就给她换了个时空,让她继续自己的人生吧。
爸爸妈妈知道了她的死讯,会伤心吗?
应该会吧,毕竟是他们的亲生女儿。
即便不闻不问这么多年,知道她死了,也应该会难过的哭一哭的。
至少找到她的尸体,先将她安葬了,然后再接手她的车贷房贷信用卡,这样他们就可以成功继承她的遗产了。
哈哈,这样一想,她从小的遭遇居然和女孩儿差不多呢。
所不同的,她生在新时代,成长过程中,有学校、有老师培养,有妇女协会帮助,她可以顺利完成义务教育,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大学,汲取知识和技能,成长为独立、自主、自信、掌控自己人生的女人。
而这个女孩儿,唯一能自主的,就是结束自己的生命。
姜寸华回顾了一下自己苦逼但也算是享乐的前半生,又盘算了一下女孩吃苦吃到死的的前半生,乐观的想:
既来之,则安之吧。
人总是要向前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