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月过去,直到又是一个正月过后,建康城里面的人没等到皇帝求仙问道的消息,单纯的只是看了陆国师主持秋祭等几场祭祀而已。
只是,现在民心是定了,尤其亲自册封陆誉的事情在经由当年铺垫的那些说书先生等人的艺术渲染后,现在全国上下信佛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但朝会上有一件事更为让人烦心。
“陛下,据边关来报,突厥可汗突然称王,立辽国,自号辽王。”
兵部尚书朝会上第一个出列,这消息更是引得群臣议论纷纷。
“还有呢?”
只不过,羽泽的反应倒是出乎意料的冷静,丝毫不因为突厥立国而感到意外的样子让兵部尚书的胆子大了不少。
因而,他便继续上奏“辽王声称当年的耶律达和耶律丹兄弟是他的两位兄弟,而且是在大楚被朝廷杀害,所以准备明年就对边关开始用兵。”
“倒是个不错的借口。”
羽泽嗤笑了一声,手指有一搭没一搭的在龙椅扶手上敲着“既然如此,那就让他们来打吧。不过我们也不能怕,让民间开始重视生育,方便以后征兵。至于边关甲胄、弓弩等装备,户部和工部在灭掉突厥之前都优先供给兵部所需。”
“喏!”
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出列应了一声。
安排完了兵部的事情,羽泽自然也要好好安排民间方向的问题,不然就凭那些读死书的肯定只会按照老一套来“谒者台和礼部。”
“喏!”
谒者仆射和礼部尚书一同出列,躬身等着皇帝的命令。
“今后将赵岐的《孟子章句》列入文举之中,同时单独将他所谓的: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点提出来。而三点中的【不娶无子,绝先祖祀】这一点混合【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起散播到百姓之中,绝对要让他们认为这才是正确的!”
羽泽的话让文臣们都有些反感,甚至开始当着面议论起来。
似乎是不满羽泽把喜欢将全篇主观的腐儒的著作列入文举,负责科举的礼部尚书出言顶撞“可是……陛下,不孝有三实则:不能事亲、不能事君、不能立身行道。如果天下读书人都成了赵岐这般腐儒,那天下则危矣!”
“可我们打仗一讲人力,二讲甲胄器械,这才是《六韬·虎韬·必出》中的盛卒。三才讲兵法军阵。”
而一听就听出了羽泽想要把百姓变成为了生而生的生育机器的意思,文武兼修的大都督出列反驳了回去“没有人口,何谈兵力?难不成以后要我们的士卒一人面对敌军十骑?”
“这……”
礼部尚书在面对这种事实面前也有些词穷,但还是找到了突破方向“老夫说的是读书人的事情,又不是说的那群连字都不认识的愚民!”
“军中也有弃笔从戎的士卒、校尉,若是因此而发生争执,那尚书大人觉得应该怎么办?”
大都督微微嘲讽的笑了笑“要改,不如就从根本上改。反正最终腐儒进不了朝堂,错就让它错好了。世家大族向来藏书千万,还怕这愚民闹上来不成?”
“……”
虽然满腹经纶,但大都督这种撕破脸式的吵法,礼部尚书还真没见过,都有点不知道怎么下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