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里被吓的连口音都爆出来了的冯安也只能在嘴上开心的应下,但没人知道他心中的苦涩:就算位极人臣又如何?眼前这位对兵权的重要性比谁都清楚,不然又为什么要一定让大将军刚受封就遭遇意外?而兵权就是任何人说话间的底气,如果自己敢在他还在位的时候提出告老的话,那还会不会念及旧情就真的很难说了……毕竟,这兵只有在军营里面才叫做兵,一旦离开军营,那时候是什么就不好说了。
之后三年间,羽泽虽然和过去各个朝代的皇帝一样,为了不让人刻板的认为自己单纯是用兵权恐吓他们,同时也为了加强与大臣之间的联系,陆续娶了十来个女孩入后宫。
然而,这些女孩和皇后之前的情况一样,这些年再努力,甚至用偏方也一无所出!
慢慢的,终于到了羽靖启蒙的时候,而在同年秋季,一道圣旨进入了丞相府和护国公府:
【朕惟汉之盛,治化攸崇,欲隆皇家之教,期于皇子明礼笃学。闻丞相之子,性行纯良,学殖深厚。朕心嘉之,今特诏大臣之子入宫,为皇子靖之侍读。
朕望其朝夕相伴皇子,以贤德之资,导皇子于正道,启皇子之慧心。讲授经史典籍,谈论古今义理。使之得友贤朋,长于学识,明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入禁中,当谨守宫规,竭诚尽心。朕亦将待之亲厚,但有所需,皆可上闻。望其以辅弼为任,成朕育子之美意。
钦此。】
至于护国公府,就是让戚峰的儿子去陪羽靖的旨意了。
不过虽然旨意下来了,但是按照规矩,宫内会派礼仪老师,指导皇子侍读的男孩通常就是资深太监了。而现在是立秋,等到礼仪教好至少也是年底了,所以,真正入宫开始侍读也要明年了。
虽然朝中其他大臣对两家人都有些羡慕甚至嫉妒这种几乎可以肯定是跟下任皇帝绑定的恩典,但两边都只能上来奉承,冯安就不说了,皇帝从小玩到大的好友;而戚辙,更是大楚第一战神之后。尽管这些年间有些臣子已经开始猜测或者明白戚峰的真正死因,但眼下的情况根本不由得自己不去巴结他家。
更有动作快的已经派人上门跟戚安的母亲商量定亲的事情了!
只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哪怕愿意担起当家重任,但对于这么早就定亲什么的,肯定不同意。不过,媒人踏破门槛,他也只能借口学习礼仪,把这种事情丢给大人了。
就在两个孩子学习礼仪的日夜中,时间已经来到了年底。
“公子天资聪颖,老奴在这礼仪一道上已经着实没什么可教的了,这便回宫复命去了。”
年底不仅仅是宫外忙,宫里更是忙。本来是可以趁着教礼仪出来偷闲的老太监,现在也只能赶紧回去帮忙,不然这掌事太监绝对饶不了他。
毕竟,平时大家都是苦难人,也能互相理解,得了赏钱那就回去分一分,然后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算了。现在是年底最容易受罚的时候还不回去,那可就没那么好了。
年底的庆祝、规矩礼仪不可谓不繁琐,这时候如果出了点问题那就是上刑了!
如果只是砍头还好,但问题是年底图个吉利就不砍脑袋了,改成身体处罚,那就等于你必须手脚勤快还处处细心小心,否则就肯定会被罚。换句话说,年底这大半个月几乎天天都在哀嚎声中度过的。
老资历的太监宫女还好,但最怕的就是新人。新人犯错,那负责教导ta的那个太监宫女也会被连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