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综武侠]观音剑 > 第16章 第十六面

第16章 第十六面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廖清欢在羊城等了一个月有余,才见到姗姗来迟的公孙大娘。

不知为何,她还是做那副老妪打扮,手里的篮子似乎也没换过。

她就这样在清晨敲响了小院的大门。

廖清欢在见过叶孤城后便又捡起了晨起练剑的习惯,公孙大娘敲门时他正要回屋沐浴更衣,不得已他只好穿着汗津津的里衣叫小厮开门前顺道送来件外衫。

小厮很快就将敲门的老婆婆引进门里,又贴心地告知主家所在的方位,因此公孙大娘没费什么工夫就看见了她要见的人。

她和廖清欢已是多年旧识,对那张脸也绝算不上陌生,但每次见到还是会为之心惊。

世上怎会有这样一张脸?

世上本不该有这样一张脸!

她见过形形色色的美人,如欧阳情,如上官飞燕,如她自己。但不会有人能像廖清欢这样,只一眼就叫人难以移开眼睛。

这世上真的会有人能拒绝这样一张脸吗?

公孙大娘每次和廖清欢见面后,都觉得下次见面应该不会再为那张脸失神,但至今为止,她还没做到过哪怕一次。

更何况,公孙大娘见过廖清欢的脸,也见过他的剑。

廖清欢的剑并非现下男剑客常用的宽剑,重剑,即使剑法一般,也能凭借一力降十会。

他的剑很轻,虽算不上细剑,但在腕间翻转时,像只飞起的蝴蝶翩翩。

但比起他动作的轻盈,那种藏于无形的凶猛和迅速,才叫同样用剑的公孙大娘更加心生恐惧。

她竟从未见过这样快的剑!

廖清欢并非是第一个用刀法使剑的人,公孙大娘过去也曾见过峨眉派的刀剑双杀,但廖清欢的剑,似乎又与那些都不太相同。她形容不出来,但她知道自己是绝不想和这样的人做对手的。

公孙大娘把弯下的脊背挺直了,脚步也愈发轻盈,她像只鸟儿飞到了廖清欢的面前。只是还未扯下那张满面皱纹的面皮,看着总有几分滑稽。

廖清欢的剑停在他的脚边。

剑鞘被他留在了屋内,因此他只能一直提着剑柄。

羊城的夏天非常炎热,但在太阳升起之前,还是能感受到一丝凉意。

倏地,他额前的汗珠掉在剑尖,又顺着剑身落进脚下的泥土里。

“廖公子。”

无论几次,廖清欢都很难接受这样的一张脸配上大娘原本的声音。

“大娘今日来访,可否是已办完了之前的事?”

公孙大娘笑着颔首:“自然是全办完了。只是不知廖公子这边,能不能带来好消息了。”

“那大娘怕是要失望了。”廖清欢道。

公孙大娘本没想过真的能从廖清欢这里得到什么消息,但事关她的姐妹,她不得不在意:“哦?怎么讲?”

“你的姐妹中,恐怕确实有人已有了二心。”廖清欢答道。

半月前。

欧阳情不肯松口,廖清欢便只能另辟蹊径。

还好红鞋子里的女人都有很显眼的标记,即便其中有人费心做了伪装,也总会露馅。

——那一双红鞋子。

时下的女人们爱穿各种各样的颜色,但像红鞋子那样色彩鲜艳的红色,通常只有成亲的新娘子才会穿。而羊城在这半个月里,并没有新娘子出嫁。

因此廖清欢很轻易便找见了红鞋子中的几位,其中甚至还有女道人和尼姑。

这些人就不像欧阳情那样总对红鞋子的姐妹闭口不谈,她们都很年轻,自然好颜色,廖清欢甚至只对那小姑娘笑了一笑,便连她们姐妹的顺序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了。

他花了三天时间,将现在已在羊城的每一位都见了一遍,也说了两句话,有些事便自然而然浮出了水面。

“是谁?”公孙大娘目光凌厉。她脸上的面皮不知是用什么做的,精细非常,即使这样骤喜骤悲,也半分没从她脸上脱落。

廖清欢语气淡淡:“大娘不必心急,依在下之见,那位也只是初初有些想法,你就算现在找去,也什么用都没有。”

“廖公子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不肯告诉我了?”公孙大娘冷笑道,她就知道九公子的人惯会坐收渔翁之利,廖清欢也免不了俗。

“在下绝无此意。”廖清欢回道,“只是有些事,总得敌明我暗才好,是不是?”

公孙大娘思索片刻,“请讲。”

直到公孙大娘离开,廖清欢也没告诉她红鞋子中究竟是哪位生了二心。

他只是叫她等,作为首脑中的首脑,公孙大娘总是不缺时间的,而池子里的鱼既然吃了饵,便总会有天跳出来。

——这一天比他们想象中来得还要快。

六月初,镇远镖局的常漫天被人刺瞎了眼睛。所有人都见到了凶手,却都说不出那到底是一个扮作女人的男人,还是扮作男人的女人。

他们都只记得,那朵黑色的牡丹。[1]

这本和红鞋子扯不上半分关系,但紧接着,羊城的王府也出现了一模一样的事情。

王府管家江重威的眼睛也因此瞎了,而江重威,正是红鞋子中,五姐江轻霞的哥哥,又或者说,她过去未能成亲的丈夫。

刚听到这个消息时,廖清欢恰好在平南王府作客。

也不知是谁安排的座位,把他和叶孤城放在一张桌上,廖清欢本不是寡言的人,但坐在叶孤城这样的人身边,谁又能多说哪怕半句话?

明明是王妃的芳辰,却出了这样的岔子——王爷面色铁青,今夜怕是少不得要见血了。

廖清欢仰头把杯盏中的酒一口饮尽,向在座的其他宾客辞行。

“既然王府中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在下也不便再留。”他又自罚了一杯,“还请诸位放过了。”

“好说好说,若是廖侍卫肯在那位公子面前多美言几句,那便更好说了。”在座的宾客中,有完全不识得叶孤城的,自然也没什么敬畏。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