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讲一个人,那就必须从他所在的时代背景开始谈起。”
旁白:“邓正明。众所周知,蓝洲第一任领袖,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革命家。”
“我认为,他是一个伟大的人物。”社会学家说。
“一个末路的英雄。”作家说:“行者,勇者,孤单的旅客。”
“浪漫的诗人。我永远记得他那句:我翻过血山是为了看到更好的明天。”前理事会总理说:“但同时,也间接地说明他是一个残忍的政客。”
“杀手。”历史学家说:“生命之上,和平永恒;哪怕他的这句名言传遍大街小巷,但是仍然抹灭不了他曾经对待近两万无辜生命的屠杀。陆地安州事变,将成为他一生被所抨击的污点。”
教育学教授:“没有他就没有今天的我们,他是开启一个新时代的伟大先驱。”
“夏国人,还记得一历史性的称呼吗?现在我们都称之为陆地人。我们下水了,在海里修建了基地,所以我们是海洋人。”历史学家哼了一段当年家喻户晓的小调,说:“夏国国歌。我是上个时代的人,嘶……那个年代真的很动荡,国家腐败啊,军阀并起啊,官商勾结啊什么之类的。”
他晃动了一下食指,“我永远记得我18岁那年,那年我高考,没办法印象不深刻啊。下面打小抄监考老师当看不见的。”说着,他好笑,笑着笑着,眼里却有泪光。“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它的年龄,按照夏国的老话来说,就是气数已尽。”
前理事会总理说:“那是末日,转折,挑战。古话有言,乱世出英雄,邓正明能有今天离不开那个时代的造谛。”
“还离不开一种植物的降临。”植物学家回答:“荧芝,通体荧光,颜色多样,多以粉蓝色为主,散发异香,形态多样,似多肉柔软,刮破汁液微甜。”她说着说着表情变得扭曲,说:“它仿佛是一种外星生物,莫名其妙地就出现在了地球上,目前为止那么多专家学者研究它,也没人能说清楚它的真正来历。”
蓝洲卫生部部长:“汁液有止痛功能,后经发现,挤出水分烘干皮可做烟草,其醒脑功效甚至高于尼古丁十五倍。时人称:果烟。汁液蒸馏后,成为各色颜色的粉,经加工流通为诗粉,其带来的爽感甚至高于市面上的毒.品二三十倍。并且,最神奇的是,不具成瘾性,不会造成神经衰弱等弊病。”
近代史学者说:“荧芝可以说是加速夏国灭亡的诱因之一。你想想,都是能跟毒.品相提并论的东西了。那么这种植物,它就是毒.品的原材料,国家必须明令禁止养殖!”他用指关节敲响了桌面,正声:“但是,夏国领导人却没有。”
历史学家冷笑了一声:“国家居然同意,把果烟和诗粉列为和槟榔一样的东西,加入烟草公司,开始正规贩卖。”
植物学家说:“那个时候,我们对荧芝还知之甚少,又或者说果烟和诗粉的暗面暂时还没有暴露出来。后来发现的一系列事情,都暗喻着它的确是一种外星生物,宛如高维文明向地球投放的潘多拉魔盒。”
社会学家:“在这里我们又不得不提到两个概念:思想植入和文化侵蚀。也正是这两样因素,致使夏国人对荧芝这种植物一再宽容,甚至在前期几乎每家每户都要养一个盆栽。”
历史学家:“我是文科生,当年高中政治学得最好,背多分嘛。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哎呀,我时至今天倒背如流。文化——它是一种强大深远而又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近代史学者:“为什么夏国最终会走向衰败?很大一部分归因就是它的文化出了问题,并且这种影响是同社会相辅相成的。这种名为祸患的根,早就种在了影视作品和文艺作品上,夏国的广电总局却并没有加以重视审读。”
历史学家说:“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这句话适用于人类历史,同样也适用于电影艺术发展史。而电影,它又是物质生产和精神文明的结合物——简而言之,它具有、也应当具有教化意义。”
作家:“当年有个名叫《彩虹之眼》的电影很火,一经问世,引起剧烈社会反响。导演也好,女演员也罢,都获得了当年的奥斯卡奖项:它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天生彩虹眼的漂亮女孩,从小被骂怪物不得不每天戴美瞳掩饰、从一开始备受歧视打压,到最后直面自己的短处,勇敢走上大银幕获得成功的故事。”
社会学家说:“这部片子乍看没什么问题,甚至咸鱼翻身跨越阶级的题材,还会让观众觉得很励志很热血——但问题就出现在它所表达的价值观上:这部片子像是说,这个女孩就是凭借着她彩虹般的眼睛后,才得以受到导演们的赏识和青睐从一个十八线摇身一变成了大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