璨夕回去以后也很少到村子里,村民也对璨夕的行为习以为常,毕竟璨夕活了几百年,他们有的人或许一辈子也没有见过他们的圣女。
人的生命之短暂,以至于在百年之后,老一辈人离开后璨夕的存在就变得虚无缥缈起来,仿佛只是亘古的传说。
村民对于璨夕的崇拜和拥护也被时间冲淡许多。
璨夕整日的翻看洞里的古书卷轴,想更好的解读之前出现的异象,却不知道时间从她的身侧溜过。
待她再从洞里出来,已经距离异象发生已经过了一百四十年之久了。
她下到村子,才发现村子早就换了面貌。
街道上是各种生面孔,异邦人和妖人在街上买卖交易,她在小镇上找了许久,以至于认为她的族人是不是都离开时,有个小孩来到她面前问她:
“是不是璨夕圣女啊。”
璨夕才重新找到了族人,她的族人不善经营,大部分都在小镇边缘从事一些农事耕织的事情。
族人看见璨夕都高兴的围着她转圈,璨夕看见族人还是那副朴素的样子,又看着他们身上的单衣,便知道他们受了很多委屈,便决心留下来为他们打算。
璨夕依靠法术帮助族人们开辟了新的田地,翻新房屋,织布纳新,这样的能力,对于妖人仆役来说还是太强。
有一些人便暗自不爽,另一边一些普通人也想寻求璨夕的帮助,璨夕也积极回应。
看着族人的生活丰富精彩起来,璨夕也才觉得没有对不起他们。
她带着小女孩去行医就诊,教族人采药制药,她闲余时间也看着天空,想那个男孩应该也长大许多了吧,也想师尊应该转世了吧。
想着天边暗淡下去,夜晚的风也略显燥热,看星辰晦暗失光,掐指一算。
“未来几年会日强少雨,种植不兴,估计到时候会闹灾荒。”
璨夕和族人说了这件事情,也打算告知四海八荒,才去了人国,在席位上听他们的钦天监说了预兆,便又悻悻离去。
璨夕回到小镇,让村民种植下抗旱的作物,她能看见的,别人也能看见,或许她对于这个世界是没有大作用的。
璨夕想着又看见正在玩闹的小女孩母女,又觉得自己不算毫无作用。
旱年终于还是来了,虽然收成减少,雨水不兴,但好在大家都早有准备。
小女孩守着璨夕看她从井里打起来一个西瓜,这么燥热的日子,族人因听从璨夕的规划每家每户都余量富足,一起乘凉吃瓜。
虽然酷暑难耐,百姓都各有准备,没有发生什么变动,第一年就这样过去了。
第二年才升温就如炎热的夏天一般,一年多没有下过滴雨,抗旱的作物也在热浪之下蔫蔫的。
璨夕摇着蒲扇也期待着早早度过着旱年。
每个人都躲在家里,没有几个人在街上买卖。
人国的都城已经开始开粮仓,救济没有土地耕种家里没有余粮的百姓了,第二年也这样过去了。
第三年璨夕还是要族人省吃俭用,虽然人国告示天下的灾年仅有三年,但日子一天比一天炎热难耐。
三年也这样过去了。
百姓为了庆祝新年,竟都大吃大喝一顿,都坐等着今年的第一场雨。
然而第四年春天都快过去了,仍不见一滴雨下,百姓开始不安焦躁。
人国适时告示天下待谷雨的时候会降下大雨,之后就会如期度过灾年。
期待着盼望着,带着这几年的所有的不满不安,谷雨下的那场大雨确实浇灭了大家的所有怨气。
正准备开始翻土耕种,百姓播种下时令的作物,等了好几天,还是那么炎热难耐,仿佛还是在那酷热的灾年。
终于被消耗殆尽的希望开始破灭。
部分的灾民离开了他们的土地向外寻求帮助。
璨夕再次来到皇宫,原来的钦天监早已在第三年新年之时就已自尽于府中。
那暗藏在黑暗里的荒斗星,如今正在绽放异芒。
一如璨夕当日所言,此灾年会延续六七年。
却再没有人敢将这个事实告诉民众,他们要维护皇家的威严。
人皇坐在高位重重的拍在龙椅上:“开仓放粮。”
他们要熬,以倾尽国库之所有,熬过这几年。
璨夕没有什么可说的,离开了人国。
璨夕和族人还是在种植一些抗旱的作物,虽然难以下咽,但好在这个作物在这旱年收成还行,在就是他们地窖里囤积的土豆还能吃上一两年。
或许最后一年会比较辛苦,但只要正常种植这个燕黍和其他抗旱作物还是可以度过的。
反观小镇上已经充斥着各地而来的灾民,他们被当地府衙救济着。
小镇的人一开始虽然对璨夕的预言不太相信,但是也在灾年来临以前囤积足够三四年的粮食,之后也一直跟随着璨夕族人一同种植。
后来只下了一场雨,还是没有度过灾年就笃定璨夕的预言是真的。
由于人国一直没有公示具体的灾年时限,璨夕的预言也被灾民广为流传。
一大批人涌进了小镇,府衙的粮食根本接济不过来,他们喊着圣女救救他们。
璨夕只能让族人拿出部分粮食,府衙也派人向昇都求了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