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摄政王在职纪事 > 第24章 皇帝的新装

第24章 皇帝的新装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小皇帝这会被夸的有些忘乎所以,自己决定穿着他这身“五彩霞衣”去御花园遛一遛。

为了小皇帝的名声着想,殷熠还是让人先将御花园中的宫人先清一清。

这辈子,没想到还要替皇帝不穿衣服善后的,殷熠都有些想哭一哭自己“苦命的兄长”了。

御花园青石铺的路在日头下,估计有些烫脚,小皇帝倒也不坚持自己走,只说要殷熠抱着。

殷熠如愿将他抱到了御花园让人搬来的榻上。上头打着伞,旁边宫人给他扇着风,小皇帝自在的很。

殷熠功成身退,坐下歇息。戏台子搭好了,等着陪他唱戏的人。

来人有列云机、姬狐、秦凌卫,费琢忙着查案子没来,于怀音来了怕不是会跟小皇帝统一战线,没敢请。崔仕带着画师珊珊来迟。

小皇帝舒服的都打瞌睡,听到熙熙攘攘的人声,才睁开一只眼。

“陛下醒醒,听闻陛下穿了一身天衣,先生们哪怕今日没有课程也特地赶来了。”

“先生来是来看朕的五彩霞衣的?”小皇帝两眼睁开,站了起来。

“自然是真的。”殷熠当即重重点头,“不信你问众位先生。”

姬狐笑道:“确实如此。”

列云机无奈摇头道:“是的,陛下。”

在殷熠的坚持之下,秦凌卫最后板着脸点点头。

“而这边,是皇叔特地请来的画师,臣连图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圣上天衣听学图》,如何?”

秦凌卫刚想张开的嘴,被殷熠目眦尽裂的瞪的闭上。

说完殷熠便拉着小皇帝摆姿势,这边示意郑涉可以画了。

画师郑涉不知摄政王为何找他,也不知为何画陛下裸画的任务如何让会砸到他头上?

他手上下笔如飞,快快画完快快跑才是。

一刻钟的时间,便将众人画好了。

殷熠接过一看,大赞一声:“妙啊,妙啊,此画定然流芳百世,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偕老。”

秦凌卫别过脸去,不想说话。

小皇帝凑上前,看到郑涉的画中间,画着自己光着身子,甚至侧面还隐约画出了他光滑的屁股蛋。

小嘴便撅了起来。

殷熠还在拱火:“陛下看看画师画出来的天衣褶皱真是精细,此画臣觉得可以放在史书之中做个插图,让百姓、让读到史书的后人都瞻仰陛下英姿,陛下觉得可好?”

“不好。”小皇帝还是要点面子,“这上面的朕是光着身子的。”

“哦?可是陛下身上不是穿着天衣呢?”姬狐已经忍不住笑,便加入其中。

“陛下方才说,心中有衣,身上自然有衣。陛下金口玉言,是不是?”

“皇叔,朕不光屁股了,朕不想光着屁股流芳百世。”小皇帝扯着殷熠的袖角晃来晃去。

见殷熠笑着不为所动,小皇帝又两只手薅着三位先生的衣角:“先生,朕不光着身子了,快替朕给皇叔说说情吧。”

殷熠招呼喜盛去取衣服,蹲下问小皇帝:“陛下你还年轻,暂且达不到高人的那种境界,陛下的子民也是凡人,怕也看不到陛下身着彩衣。所以今后陛下可还要不穿衣服?”

小皇帝最后还是认输:“朕穿就是了,皇叔快把画撕掉吧!”

喜盛刚好取来了衣服。小皇帝也乖乖让宫人服侍着穿上衣服,只是小皇帝光脚走了一段,小脚有点黑,殷熠又倒茶水在帕上给他擦了擦。

“好,现在让画师再给陛下画一幅像可好?”殷熠给他穿戴整齐后,问道。

“可以,朕准了。”小皇帝指着郑涉,“画师,你要给朕画好一点。”

要求还不少,但好歹不光屁股了。

郑涉战战兢兢地给小皇帝画图,画了皇帝裸体,总需要担心会不会被灭口。

殷熠瞅了瞅坐在一旁的秦凌卫,也不知是不是话说不出来憋的,脸色铁青。

果然人要经常骂骂别人才快乐。

小皇帝开心地摆了好几个姿势,让郑涉每样画一张,要留着给在场的人人手一幅。

“第一幅别毁,孤要拿着去装裱。”殷熠悄悄给郑涉吩咐。”

都给小皇帝留着,免得哪日他又觉得衣服累赘了。

郑涉告退时,殷熠还不忘拍拍他的肩,激得他颤颤巍巍:“年轻人,你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哈。”

“皇叔,他很害怕吗?”小皇帝看着告退远去的郑涉脚底飘忽。

殷熠看着一身整齐的小皇帝,长舒一口气:“旁人不知道,但皇叔挺想善终的。”

今日也算是留了个心眼,将秦凌卫请来,看看小皇帝胡闹的时候,否则哪日事情传到御史耳朵里,又免不了朝堂、奏折、背后的亲切友好的问候。

不过殷熠还是想岔了,这事还没传到御史耳朵里,却是已经传到于怀音耳朵里了。

于怀音对于给小皇帝和老师画像时没有叫他言语之间多有怨念,但人老了也别扭,又不明说。

殷熠猜了几日才想明其中原委,怕影响于怀音给小皇帝讲课的激情,特意让人将郑涉请来,在御花园里同样的景下,给小皇帝穿了同一身衣服,单独给于怀音和小皇帝画了两幅,一幅让于怀音自己收着,一幅给小皇帝挂在殿里。

此事过后,殷熠细细琢磨了小皇帝的各种离谱行为的原因,总结起来两个原因:一个是认知不够;另外一个就是还是课不够多。

也许还是该给他再找个先生。

——————————

无人知晓的郑府里,郑家一家人抱着郑涉相拥而泣。“我儿出息了,我儿出息了。”

郑涉掩面,其中辛酸不知何处去言,万般委屈都赋予一个念头:不想画画了。

——————————

《摄政王纪事》:“天佑元年五月二十八日,陛下与孤出宫观使团进京,另赴酒楼观士子集会。

当朝士子言孤昏聩无道,致使朝野幽而不明。陛下为孤掩耳,指为虚言。孤五内百感交集,然孤思虑,忧陛下闭目塞听,又谆谆劝勉陛下应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及出茶楼,见一高人,未见器而闻声,予孤警世之语,孤拜而谢之,高人携音而去。

陛下欲察天人之道,摒弃俗物,孤特携诸位先生竭力规劝,陛下乃纳谏。

另孤今日共批阅七十二封奏折,诸事繁多,少有睡眠。孤深感疲乏,然忧心陛下与天下,实为孤之幸事,孤,甘之如饴。

另附《圣人天衣听学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