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摄政王在职纪事 > 第23章 马屁的讲究

第23章 马屁的讲究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殷熠还是很有好奇心的人,所以一个眼神便示意崔仕去下面瞧一瞧他的某位好哥哥。

“明善兄准备的如何了?”果然话题最后都会扯到考试上。

这一群士子在这边争辩除了你要在楼上留些诗作以外,也都是想交流交流自己的猜题。毕竟每次科举考试市面上都免不了出现各种“精密”、“绝密”、“内幕”的押题。单靠自己自然是搜集不了那么多“密”的押题了,倒不如来茶楼哪里听歌别人说个一两嘴,也算是博采众长,万一考试就差这么一两嘴呢?

“势在必得。”成恕回答的丝毫不谦逊,“梅公子呢?”

“我吗?看情况吧……”全靠梅惊月自己努力去。

作为一个王爷,殷熠很幸运的躲开了科举这个平民入仕的独木桥。但王爷有王爷相争的路子,很不幸他现在正好坐在别人都想干掉他的位子上。

他跟这群考生各有各的苦。

“叔叔,他们现在说的是什么?”

“在对诗。”殷熠看了一下,快速给小皇帝总结场景。

至于他们在以什么为主题,就不知了。

成恕看出来了叔侄俩的跑神:“他们在做颂圣诗。”

“颂圣诗颂谁?”小皇帝不明所以。

“自然是赞颂陛下。” 殷熠笑着给他解释,声音也收了一些,“就是拍马屁,拍陛下的马屁。”

成恕在他们身旁,自然是听到了,忧虑道:“这么造就给小公子讲这些没问题吗?”

殷熠笑着摆手表示:“没事的,反正他迟早知道这些,早些知道,早些准备。”

成恕本在饮茶,听到殷熠那句,一口气没吸上来,呛到了自己。

不过还是劝慰道:“小公子学作颂圣诗还是太早了些。”

“不是让他学着写,只是明善兄不觉得这颂圣诗颇有讲究吗?”

“讲究?”

“是啊,某所认为,好的颂圣诗至少要有两个点,首先是不刻意,其次是夸到点上。单是这不刻意就破费功夫,要有一种拙气,讲究的就是一个浑然天成。所谓拍马屁便是说语言就像是一团无声的五谷之气,悄无声息又无处不在,不经意间就让人感知。”

“梅公子心思灵巧,成某需时刻思索梅公子哪句是暗讽。”这句话是不是暗讽,殷熠没听出来,但小皇帝听拍马屁的学问听的津津有味。

“明善兄过谦了!”殷熠笑着应承下来,继续讲下去,“夸到点上呢,更是讲究,这个点指的便是痛点。这个痛点便是在“知”的基础上,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既然要夸,就要夸到人心坎上,夸的有新意,否则如何在一群拍马屁的人中脱颖而出?”

小皇帝郑重的点点头,殷熠周围的几个准备的士子已经被殷熠吸引过来,虽然面上还有着读书人的矜持,手上的不停的笔还是多少将他们暴露了。

“叔叔,你继续。”

“不刻意夸在点上更是难上加难,并不好讲,尤其是在琼林宴时。不刻意的要领便是无目的性,但琼林宴的性质就会弱化这种天然拙气,既然难以掩盖,不如大大方方。就好比憋了半天想要低调,但最后还是放了个带出声的屁,这就不雅了。”

成恕坐在边上,眼看着殷熠说的离谱,但周围人越来越多,不由得思考梅惊月的美名是如何传出来的。

“这位同窗,那应该怎么夸呢?”一位奋笔疾书的士子近前问道。

“至少要有点新意,不要引经据典。经典都是被前人嚼了又嚼的东西,做文章可以用,拍马屁就显得老套了。”

周围人附和有理有理。

殷熠觉得说的差不多了,再说下去,被不小心溜达的御史瞧见,又要多一堆折子了。

“多谢诸位捧场,鄙人呢也就是带着孩子见识一下,恰好遇到诸位谈及颂圣诗,觉得有些讲究才发言一番,献丑了。”

殷熠向成恕告别,带着小皇帝去了街上溜达,看看小皇帝还能不能瞅见他的伯伯。

“敏糸,你看见的是哪个伯伯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