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芷华离开徐府后,并没有先去寻找宋清秋。她首先想到了王府的下人,她必须先搜集更多的证据,才能够证明盛荣的清白。
此时的王府气氛依旧压抑,徐芷华在阿瑶的护卫帮助下,乔装打扮后才小心潜入王府。
她找到了几个平日里与正屋关系没有那么亲密的仆人,向他们打听最近王府里的异常情况。
一个叫小翠的丫鬟怯生生地说道:“前几日,我看到一个陌生的黑衣人在后院出现,当时我以为是自己眼花了,也没敢声张。”
徐芷华心中一动:“黑衣人?你看清他的模样了吗?”
小翠摇了摇头:“没有,他蒙着脸,而且动作很快,一转眼就不见了。”
虽然没有得到更多有用的线索,但徐芷华觉得这个黑衣人很有可能与尸体的事情有关系。
“王妃,如今那黑衣人是最大的线索,只是我们要如何寻找到那黑衣人?”阿瑶低声问道。
徐芷华现在也没有什么办法,她想了想,还是决定先离开王府,毕竟若是她也被抓到,那就更没有人能够去救盛荣了。
“走吧,我们先去寻宋清秋,他如今在大理寺任职,说不定他有办法找到那个黑衣人,总比我们向无头苍蝇一般乱找更有用。”
*
暮色沉沉,仿佛一块厚重的幕布,将整座长安城都笼罩在压抑的氛围之中。
徐芷华心急如焚,她没有让阿瑶跟着自己,而是独自一人匆匆向宋清秋的府邸赶去,因着担心盛荣,他脚下的步子愈发急促。
街边的店铺纷纷燃起了灯笼,昏黄的光晕在风中摇曳不定,却无法驱逐她心头那浓重的阴霾。
来到宋清秋的府邸门前,徐芷华抬手,手指微微颤抖着叩响了门环。“砰砰砰”的敲门声在寂静的街道显得格外清晰。
不一会儿,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家仆探出头来,上下打量了她一番。徐芷华赶忙说道:“劳烦通禀一声,就说盛王妃徐芷华有要事求见宋公子。”
家仆应声后进去通报,徐芷华站在门口,冷风呼啸着吹过,她抱紧双臂,可心中的寒意却怎么也驱散不了。回想起盛荣被押入大牢时候那坚毅却又无奈的眼神,她的眼眶不禁再次湿润。
片刻后,家仆出来引她入府。徐芷华沿着曲折的回廊,来到了宋清秋的书房,这还是她第一次来到宋清秋的府邸,这里和宋清秋这个人一样雅致清丽。
书房内,烛火摇曳,宋清秋身着月白色长袍,正坐在案前看书。
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脸上挂着温和的笑容:“岁岁,这么晚了,你怎么到我这里来了?你快坐着,我让人给你准备些茶点。”
徐芷华上前一步,盈盈下拜:“阿秋哥哥,求你救救盛荣。他如今因为府中被查出尸体关进大牢,但我知道这件事情一定与他无关,他现在生死未卜,我实在是走投无路,才来求你。”
“快起来,你我之间何必如此!”宋清秋连忙起身,将她扶起,脸上满是关切:“盛小王爷的事情我也有所耳闻,只是这案子如今扑朔迷离,而小王爷之前的名声不太好,恐怕……”
徐芷华急切地打断他:“阿秋哥哥,求你相信我,我了解子俊,他绝非能够做出伤天害理事情的人,一定是有人陷害他!我也没有求过你什么,如今你已经在朝中立足,更是与太子关系匪浅,只有你能够帮他了。或者求阿秋哥哥帮我求见太子,子俊和太子从小一起长大,他定然能够查出真相的。”
宋清秋微微皱眉,似乎在思索着什么,片刻后,他叹了口气:“罢了,看在你的份上,我便试试。只是此事难度不小,我也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
“多谢阿秋哥哥,只要你肯帮忙,岁岁日后定当报答。”徐芷华眼中燃起一丝希望。
“岁岁言重了,你的事情便是我的事,你先回去,有消息我会派人通知你。”
*
徐芷华千恩万谢后,离开了宋清秋的府邸。
回到别院,她满心期待着宋清秋能够带来好消息,可一连等了几日,都没有半点音信,她心中愈发不安,决定再次去宋清秋的府邸询问。
这一次,宋府的下人却告诉她,宋清秋外出未归,不知何时才能够回来,徐芷华无奈,只能失望而归。
在回别院的路上,她心头沉闷,就没有坐马车,而是选择走回去。路过一家酒馆的时候,忽然听到里面有人在谈论王府的案子。
“听说盛王府那案子背后另有隐情,好像是有人故意栽赃陷害。”一个声音说道。
“是啊,我还听说,这背后的人势力不小,连京兆尹都被他牵着鼻子走。”
徐芷华心中一动,连忙走进酒馆去寻说话的两人,并且向那两人打听消息。可他们也只是道听途说,继续在城中四处打听,终于,她从一个街头乞丐那里得到了一条重要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