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嘛,那就先陪我回去好好睡上一觉吧!这几日小爷实在是太累了……”
盛荣就是在故意逗徐芷华,看着她那红扑扑的脸,刚刚在堂上的沉郁一扫而空,还没等徐芷华反应过来,他揽着徐芷华的肩膀便朝着他们的院子大步离开。
而在他们身后不远处,季诗语被盛安的手下拖出正堂,刚巧看着盛荣温柔揽着徐芷华离开的一幕。
两相对比之下,此时的季诗语说不出自己是什么滋味……
*
长安的春日,总是来得悄无声息。
微风轻拂,街边的柳树抽出嫩绿的新芽,桃花也在枝头悄然绽放,盛王府的花园中,桃花灼灼,花瓣随着微风轻轻飘落,宛如一场粉色的雪。
大家都在悄悄讨论,盛小王爷最近像是变了个人似的。往日里,他不是与一帮狐朋狗友在街头巷尾惹是生非,就是在秦楼楚馆中声色犬马。
可自从那日正堂中发生了争吵后,盛荣就开始整日将自己关在书房,除了王妃徐芷华和奶妈钱嬷嬷之外,其他人都不可随意出入,就连他之前极其宠爱的妾室阿瑶都不怎么能够见到他。
这日清晨,阳光透过雕花的窗棂,洒在书房的书案上。
盛荣揉了揉酸涩的眼睛,从堆积如山的书籍中抬起头来,桌上的油灯早已燃尽,只剩下灯芯上的一小截灰烬。
他伸了个懒腰,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让屋外的空气带去满屋的疲惫和陈旧的酸涩。
“子俊,你起来了。”
一个温柔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盛荣回头,只见徐芷华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粥,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书房:“昨日见你睡的实在是沉,便没有将你叫醒,想着你今早起来定然会觉得饿,我便给你熬了碗粥,你尝尝。”
自从盛荣备考以来,他的饮食全都是徐芷华和钱嬷嬷亲自端来,小厨房也都是绝对服从盛荣的人,就是怕正屋的那几个偷偷在盛荣的饮食中动手。
盛荣微笑着接过粥:“辛苦你了,这么早还要你去熬粥,下次让阿瑶去做便好。”
“不辛苦,子俊你能够专心读书,这是好事,我是你的王妃,做些什么事情都是应该的。”徐芷华十分自然地帮他收拾起杂乱的桌案。
之前盛荣知道了徐芷华的坚韧和倔强,如今这些时日的相处,静下心来才发现,徐芷华的一举一动全都是温柔和贤惠。
他喝了一口粥,称赞道:“不过你熬的粥真是好喝,细腻又温暖。”
这一称赞,徐芷华倒是有些不好意思了,她露出一抹羞涩的笑容:“子俊净是哄我开心,粥不都是一样的味道?不过只要是子俊你喜欢,以后我日日都为你熬。”
盛荣没有拒绝,他一边喝粥,一边看着收拾东西的徐芷华。
她的发丝在明媚的阳光下微微闪着光,几缕碎发垂落在脸颊旁,更添几分楚楚动人。一时间,盛荣不由得看得有些出神,直到徐芷华转过头来,与他的目光交汇。
“子俊,怎么了?”徐芷华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轻声问道。
“没……没什么。”盛荣不自在的移开视线,这长安城混不吝的小霸王脸上悄悄泛起一丝红晕:“我只是在想,等到科考结束,小爷榜上有名后,要带你去何处游玩才好。”
徐芷华心中一动,惊喜的看着他:“真的吗?我真的可以出去游玩?”
盛荣点点头:“自然,小爷一言九鼎,你不是想要出去看看嘛,等科考结束,你想去哪里,小爷都带你去。”
从小到大她都被关在徐家那一方逼仄的屋中,后来嫁给盛荣,更多地时间也都是在王府,她自然是向往着天地广阔。本以为自己此生也就这样了,却没想到盛荣竟然能够猜到她心中所想,这让徐芷华很是感动。
此后的一个月的时间中,盛荣每日都在书房埋头苦读,而徐芷华就一直陪伴在他身侧,红袖添香倒是颇有意趣。
*
午后,盛荣正对着一本晦涩难懂的古籍发愁。他轻皱眉头,反复翻阅着书页,却始终不得要领。
徐芷华进来送糕点的时候,见他一脸苦恼的模样,忍不住问道:“子俊,是遇到什么难题了吗?”
盛荣叹口气,将手中的书递给她:“你看,这段文字我怎么也理解不了。”
徐芷华接过书,仔细看了看,犹豫一下说道:“子俊,我虽然识字不多,但以前听我小娘讲过这段古籍的解读,或许能够帮到你。”
“你小娘还懂古籍?”盛荣惊讶问道。
“小娘的母家是从前长安城中负责打扫藏书阁的,她小时候跟着我外祖父去打扫时候,经常在藏书阁看书,外祖父也喜欢给她讲这书中的奥妙。外祖父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读书总是没有坏处的,所以小娘在我小时候也经常教我读书写字,只是我没有长姐的福气,没办法去女子讲堂上学。”
徐芷华解释完后,低头将刚刚盛荣读不懂的文字缓缓讲出,她的声音格外甜美,一开始的时候她还有些紧张,到后来越来越熟稔的说着,眉眼间神采飞扬。
她这一面是盛荣从未见过的,一时间竟然看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