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失业后在地府兼职当翻译 > 第13章 古焉王印

第13章 古焉王印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陶知绪哒哒哒跑过来,脸上带着疑惑:“怎么了哥?”

李简向他出示了印章的字符,陶知绪接过,迷茫地看着他,手机里传来长虚道长中气十足的声音。

“徒儿?徒儿?怎么不理为师了?在谈情说爱嗦?耍对象了嗦?新时代谁都可以谈......”

陶知绪顿时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拿着李简的手机,一时之间有些窘迫。

陶知绪是见过长虚道长的,在李简刚进道观没多久的时候。那时候家里大人都因为李简头疼的毛病焦虑,没人跟小小的他说李简到底怎么了。小小的陶知绪也不知道威平山有多远,他只想着很久没有见过李简了,他关心着李简在威平山过得好不好?于是他带上所有的积蓄,坐三个小时的大巴车,带着李简喜欢吃的东西去威平山找他。

陶知绪没走丢真是老天保佑。他爸妈舅舅急得打电话报警,他在威平山晃悠了一会,就被李简捡走了。

长虚道长对这个小孩印象深刻。

自陶知绪来看望李简后,李简求生的意愿前所未有的强烈。这股意愿带着李简冲破了梦魇痴妄,让他能静下来修习三清妙法。

李简眼中含着些许笑意,慢吞吞拿回手机。想着还有点事情要跟长虚道长说,索性将照片转发给陶知绪。

“我看这字有些眼熟,想拜托你看看认识不,我还有些话要和师父说。”李简指了指手机走到一旁。他还想问长虚道长求一些保命的法宝给陶知绪备着。陶知绪不愿意说,他也默默做好他的后盾。

那么客气干嘛,李简那边说着陶知绪听不懂的术语,陶知绪识趣地离开客厅,缓了缓心跳,上完厕所才点开图片。

他仔细辨认手机图片里的文字,竟然认识。

图片上是用古焉语书就的四个大字“古焉王印”。

从两千多年前开始,中原王朝的每个朝代的君王都用一方以篆书雕刻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玉玺。那是皇帝的玉玺,是权力的象征,无数人为了其上赋予的权力趋之若鹜。

古焉国虽是小国但地处冲要,也许古焉国深受中原王朝的影响,竟也刻制了一枚玉玺,只是形制上不做五龙交纽,文字上也不用“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仅看这四个字也足够让陶知绪心惊。

如果印章是真的,古焉国王印都出来了,那古焉国的墓葬群是不是也找到了?

仅凭照片,陶知绪无法判断这个印章的真伪。

导师倒是曾经提到过家中收藏有古焉国相关的一手历史资料,书也好,器具也好,多多少少都有一些。

只是......她还昏迷着。

忽然,陶知绪福至心灵,他真是路想窄了。陶知绪激动得一拍手,地府里有那么多古焉国的民众,不信找不着一个见过印章的。

与其舍近求远去找导师那边不确定存不存在的资料,还不如询问古焉人。

虽然这样想着,陶知绪还是回去翻箱倒柜找了许多资料,确定自己要询问的问题,并着重加强了自己的口语练习,绝不再从古焉人口中听到说他有口音这句话。

-

托李简的福,陶知绪在家休养这两天过得非常从容闲适。

晒完太阳就吃李简做的滋补汤,练练口语再背一背舅舅发给他的开财门话术。最后再帮李简上一上药,感慨一番李简的好身材。

身上阴气散得差不多了,傍晚时候,陶知绪拉着李简散步消食,坐电梯下楼的时候正巧撞上住他楼上那个男青年。

男青年还记得陶知绪,看到他欲言又止止又欲言。

陶知绪:乐。

陶知绪为着他的三观着想,说出了他查到的理由。他说楼上有咚咚咚的声音,是有一种霉菌会腐蚀工业材料与水泥,并以水泥中的矿物质为食。当周围的水泥被侵蚀到一定程度,钢筋就会来回弹动,从而发出声音。

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男青年若有所悟。

陶知绪一到楼层拉着李简就出去了。

李简倒是没有调侃他,觉得陶知绪和走近进科学的解释很相似。他们道观有时候外出做法事也是这样和当事人解释,李简深谙此道,走进科学看了不下三遍。解释的话术已经熟练掌握。

陶知绪顺便在街边的体彩店买了一注彩票。

越山说他的工资暂时走彩票,因为他既是活人,又是兼职。按照地府以往的惯例和规定,走办事处将这笔钱合理合法地送到陶知绪手中。

可能在外人看来,陶知绪的运气非同一般。

还没到开奖的日子,陶知绪就对越山说要回去兼职了。

罗酆山封印处恰好有了新的发现。在不间断的清心诀轰炸之下,古焉国的长老疑似被怨气缠绕的脑子终于恢复一些记忆,叽里咕噜地强调了很多,云婕表示听不懂但应该很重要。

遂上报给越山。

越山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古焉语都没来得及学几句,就跟着陶知绪发的跟读录音学完发音。一边学发音一边嘀咕,总觉得有些词的发音不是那样读的呢。

只是他太忙了,没有时间向陶知绪提出异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