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法苑笔记 > 第105章 《法苑笔记》第一百零五章

第105章 《法苑笔记》第一百零五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因为在专场歌咏比赛上的一段配合,加上共同的爱好,成就了两人的一段姻缘。赵东生和张红卫结婚后生下了一个儿子,赵东生为了表示对妻子的爱意,就给儿子起了个“赵爱卫”名字。六七十年代并没有计划生育政策,不论是城市人还是农村人,一个家庭生个三四个、五六个小孩那是常事。而赵东生和张红卫结婚后,生了这个赵爱卫以后,就再也没有生下第二个,所以夫妻两人对这个独子是十分的溺爱。赵爱卫要天上的太阳,赵东生没有办法上天,为了哄儿子开心,他会想着办法到水里去捞太阳,赵爱卫要月亮,赵东生便用白纸剪一个圆巴巴给儿子,说这就是天上的月亮。就这样,赵爱卫在夫妻两人的溺爱下一天天长大。

到了一九八七年,赵爱卫已经成了十八岁的小伙子。可能是接受了父母的音乐艺术细胞,赵爱卫也是喜欢唱歌,整天就是歌不离口。不过,赵爱卫除了喜欢唱歌外,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异想天开。生在北方世界,整天想着的是到南方发大财。敢于想象敢于冒险敢于实践,这是北方人的性格特点,赵爱卫也不例外。

一九八七年九月,拿到高中毕业证书的第二天,赵爱卫便开始了自己敢于冒险的实践活动,一个人悄悄地背起行装向南方出发。到了广州之后,赵爱卫先是在饭店打工,后来又帮人跑起了运输。总之,能干的活都干了,不能干的活也试着干了,但依然没有赚到什么钱,到后来,连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一九九0年三月的一天,赵爱卫给老家的父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儿子从今天开始,要到一个遥远的地方去闯荡,如发不了大财,就不回家了,希望父母亲不要去找他。

就这样赵爱卫一去无音信,整整两年时间没有和家里联系。赵东生和张红卫这一对爱子如命的夫妻,如热锅上的蚂蚁,整天是唉声叹气,张红卫更是终日以泪洗面,有时甚至是不吃不喝。最后,夫妻俩商定两人一起出门找寻儿子张爱卫。

说干就干,两人把家里简单地收拾一下,背起行装就向着儿子赵爱卫最后发信的地点广州市出发。夫妻俩在广州市整整找寻了一个月,把儿子赵爱卫可能出没的地方都找寻了个遍,心急如焚的张红卫恨不得把广州市掘地三尺。最后还是没有找到儿子赵爱卫。夫妻俩身上的盘缠用完了,最后不得不离开广州回到老家吉西市。

过了一段时间,可能是思子心切,加上长期在外寻找儿子,生活没有规律,张红卫得了糖尿病,住院治疗花了一大笔钱,把夫妻两多年的积蓄消耗殆尽。此时赵东生不知道从哪儿得到消息,有人在云南省昆明市见到过赵爱卫。赵东生连忙向亲邻好友东凑西拼了一点钱,准备了一大袋子烘干的面饼。把妻子安顿好,自己一人前往昆明找寻儿子赵爱卫。为了节省经费,赵东生一路上是风餐露宿,几乎没有住过旅馆,吃过饭店里的菜饭。到了昆明后,赵东生接受上次在广州的教训,身上带了张地图,把每天找寻过的地方进行标注。就这样在昆明地毯式搜寻了一个月后,依然没有儿子赵爱卫的身影。此时,赵东生已经是身无分文,所带干粮也已经吃完。既然找不到儿子,还是回老家照应病中的妻子吧,赵东生一路上以乞讨为生,像个叫花子一样回到了老家吉西市。

过了大约二个多月,张红卫的病情已经稳定下来,但每天必须服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这对于已经一贫如洗的赵东生来说,可是个不小的经济负担。赵东生还真是个男子汉,凭着自己的驾驶汽车技术,一边照顾病中的妻子,一边到外边给商贩拉货挣钱养家。就是到了这个地步,夫俩两人依然没有放弃四处打听儿子赵爱卫的下落。

时间已经到了一九九五年冬天,有热心人跑到赵东生家里,说是在广西的凭祥市,见过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长得很像赵爱卫。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