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她只是想吃顿火锅 > 第76章 不愁吃不愁穿

第76章 不愁吃不愁穿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路上,街道上热闹非凡,有不少百姓正步履匆匆地走着,他们的脸上带着生活的忙碌与充实。

有的百姓手里提着刚从集市买来的新鲜蔬菜,有的则背着工具准备去做工。

不过,当这些百姓见到林苏叶时,都会稍稍放缓脚步,脸上露出和善的笑容,纷纷与她打招呼:“苏叶小姐早上好。”

那声音中满是亲切与尊敬。

林苏叶也总是温和地回应着:“大叔/婶子,早上好。”

回应完百姓的问候后,她转头看向身旁的徐向松,开始介绍起来:“城西和城北这边可是城中百姓主要的居住区还有教学区,别看这里是居住区,为了方便百姓们采买东西,对街也开了不少铺子,这样大伙出门就能买到油盐酱醋、米菜肉等日常品,不用大老远地跑到别的地方去买东西了。”

此时,街道两旁的铺子都已经敞开了门开始营业。

徐向松顺着街道望去,光是粗略一看,就觉得那铺子里被打理得十分规整,每一个货架上的商品都摆放得整整齐齐,各类货物分类明确,让人一目了然。

那些摆在柜台上的小物件,也都被擦拭得干干净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光,由此也能看出店铺掌柜是个勤快之人,他们是在用心经营着自己的铺子。

走着走着,林苏叶看到路边有个小男孩正慢吞吞地走着,眼睛时不时地瞟向路边的小玩意儿。

林苏叶轻轻笑了笑,然后蹲下身,伸出手轻轻拍了拍小男孩的脑袋,调侃地说道:“再不快点就要迟到咯!”

小男孩一听,像是被突然惊醒了一般,眼睛瞬间瞪大,意识到时间紧迫。

他立马拔腿就往前跑,小短腿迈得飞快,一边跑还一边回头朝林苏叶挥了挥手,稚嫩的声音喊道:“苏叶姐姐再见!”

那模样可爱极了。

林苏叶直起身,笑着道:“他们是学堂的学生,如今已经会些基础知识了。”

徐向松问:“你们这学堂主要学什么?”

林苏叶微笑着解释:“除了传统的经史子集,我们还教算术、天文地理,甚至还有农学和手工技艺。”

徐向松眼睛一亮,忍不住赞叹道:“这些可都是些实用之学啊!以往那些私塾,整天就知道之乎者也,学了半天,到了平日里啥都干不了,你们教的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能让人安身立命的本事。”

林苏叶轻轻点头,认真地说道:“自然要教实用的东西,我们发现孩子们就像不同的种子,有着各自的特点,学到后面就会发现每个孩子擅长点不同,有的孩子对数字敏感,学算术就特别快;有的孩子心灵手巧,手工技艺一学就会,这时还可根据每个孩子的特长再指导教学,就像给不同的种子施不同的肥料,这样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另外,我们一直在招揽能人异士留在城内。”林苏叶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朝着路过的一辆自行车指去,接着说道:“你看这自行车,刚生产出来之时也不被百姓接受,大家都觉得它稀奇古怪的,样子跟以前见过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还担心骑着它会有危险,可后来,让百姓们自己上手骑了骑,他们很快就体会到它的便捷灵活的好处了,不管是出门买菜,还是走亲访友,骑着自行车可比走路快多了,而且还不怎么费力气。”

她指着另一个男孩脚下的滑板,笑道:“这滑板也是一样。”

徐向松目不转睛盯着新奇的两样东西,他的眼神中满是惊讶与好奇,就像一个从未见过世面的孩童,嘴唇微微张开,嘴里不断重复道:“妙哉妙哉。”

两人逛到城南,她介绍道:“城南城东是城中的商业区,主要发展穿衣制作、饮食文化和作坊加工。”

说着说着,林苏叶眼睛一亮,指着前方不远处的一座酒楼说道:“世伯,您早上应该没怎么吃早食吧?您看,前面那家酒楼就有卖早点的。咱们先去填填肚子,吃饱了才有力气继续逛呢。”

徐向松听了,下意识地摸了摸肚子,他的确是有些饿了,于是点了点头,跟着林苏叶朝着酒楼走去,刚一进酒楼内他脚步一顿。

这酒楼的装潢,竟然并不比江南那些著名的酒楼差多少,甚至在某些方面还要更好上几分!

此时,酒楼的大堂里坐满了不少百姓,他们有的围坐在一起,一边吃着早点,一边谈笑风生;有的则独自一人,静静地享受着美食。

徐向松跟着林苏叶上到二楼,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他看着楼下那些大快朵颐的普通百姓,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有些不解。

他轻轻捋了捋胡须,疑惑地问道:“如今百姓们都舍得花银子到酒楼吃早食了吗?要知道,在他们江南,能来酒楼吃饭的,大多都是些有钱人家或者达官贵人,普通百姓可舍不得花这个钱啊。”

林苏叶从伙计手上接过菜谱,浅笑道:“徐世伯不如先看一看菜品?”

徐向松接过菜谱翻开,惊讶:“价格如此实惠?”

一笼包子也才五文钱?

他们江南一带最少可是十文。

而且不光价格亲民,菜品也丰富多样,既有常见的包子、馒头、米粥,也有一些特色小吃,什么油条豆浆、清汤面、玉米鸡蛋红薯之类的。

徐向松感叹:“怪不得有这么多生意。”

省事、选择多、花钱少,谁不乐意来呢?

伙计端上了他们点的早点,有热气腾腾的包子、香甜的米粥,还有几样精致的小菜,徐向松尝了一口小笼包,赞道:“这味道,丝毫不比江南大酒楼差!”

他能连吃几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