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行路慢且难,由于泥土路的路面不平整,遇到坑洼或较深的洞穴时,车子可能陷入其中,这不仅会增加行车的难度,还容易损坏车轮。”
“其三:舒适感,路面的不平整会导致车辆颠簸频繁,有时候坐马车走一截路能颠地头晕眼花,不去走路来的轻快。”
“当然,走路也不舒适,不光鞋面,经常裤腿都被泥土侵湿,最主要的是,青松县衙想让县下所有村落都密切结合在一起,但如今县和村、村和村之间的路都太难走了,不是山就是坡,路面又是沙泥路,所以县衙想改变这一局面。”
老鲁摸着下巴:“想不到你们县衙居然还能有如此想法,甚好。”
张天石扯了扯嘴角,冷哼道:“凭青松县衙就想改变?异想天开,有那功夫不如想想怎么提高产量,让百姓吃饱饭吧!”
要知道,修路,他们还想这么大面积的修,没几百上千两银子是不可能的,但青松县衙拿的出来?
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不可能!
林苏叶并没有反驳:“单凭县衙,的确有些难度,所以年前县衙派人去了一趟所有村落,将修路一事告诉大伙,让修路时,修到他们村门口后他们能让村里劳动力都来帮忙,大伙都答应了。”
“而且我也了解了目前每个村子里的田地情况和收成量,我们下一步肯定会想办法改变的,但我始终坚信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只要路是四通八达且平整易走的,我敢保证,那个村子是不会穷到吃不饱饭这一步的!”
“要想富,先修路…”老鲁在嘴里重复一遍,越想越觉得合理,他一拍张天石的肩膀:“老张!这丫头说的在理啊!咱们久居青松县地皮,也属半个青松县人,此次人家求上门来,你不过举手之劳,帮也就帮了!”
张天石被他大掌一拍,疼地眉毛一皱,闻言冷声道:“你以为这路说修就修的?又要宽广四通八达又要时时刻刻都好走?说的容易,可用什么修?哪有这种道路?”
林苏叶微微笑道:“这就是我今日来找前辈的原因了。”
老鲁疑惑:“什么原因?”
林苏叶从袖子中掏出一张宣纸,展开道:“我在一本古书上见到了一种方法,说有一种名为‘水泥’之物,可以用来修路,这水泥干燥之后坚硬无比,不惧风雨侵蚀,能够长时间保持道路的平坦。”
张天石瞪大了眼睛,一脸狐疑,显然从未听闻过此等事物。
老鲁则好奇地凑过来:“水泥?是何物所致?”
他看向宣纸上所记录的东西,眼睛逐渐睁大,册子里详细记载了一种用碎石混合特殊黏合剂铺成的道路,他边看边啧啧称奇:“能想出此法的人真乃奇才!”
林苏叶将宣纸递给张天石,张天石接过,仔细看去,越看眉头皱的越紧,但是眼睛却明亮了不少。
张天石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虽说看起来可行,但具体操作起来恐怕不易,这材料配比、施工工艺都需仔细考量。”
依旧没有她说的那么简单。
林苏叶点头:“自然需要小面积实验一番,如果可行,此物不光能用于修路,还可用于修建城门城墙和军营外围,包括房屋修建都可用此物,我相信建好之后肯定没有外敌能破!”
闻言,老鲁和张天石下意识地对视一眼,他们跟着行军打仗多年,显然知道其中好处。
老鲁率先打破沉默:“我觉得这丫头说得有理,这水泥若是真如所说那般神奇,对咱们军营甚至整个兵部都大有裨益。”
特别是对边关的将士,要是真是坚不可摧,那将边关城门城墙重修,岂不就能保城内百姓安全!
张天石谨慎问道:“你说的小面积试验,这材料从何而来?我们军中物资虽有一些储备,但若是按照这纸上所说用量可不小。”
林苏叶早有想法,淡笑道:“回前辈,县衙早已收集到大量碎石,且还在与其他县联系寻找,至于那特殊黏合剂,我家中有位长辈略通些炼丹之术,他研究出一种类似的配方,虽不敢说完全相同,但应能起到相似效果,材料方面我想应能解决部分。”
张天石微微颔首:“即便如此,这试验场地选在哪也是个问题,总不能就在城中大道上直接动工。”
林苏叶笑答:“城外有片荒地,本就是县衙无用之地,那里地势较为平坦,用来做试验场地再合适不过。”
老鲁拍手称赞:“好!既然如此,我们二人便助你一臂之力。”
张天石虽还有疑虑,但看到老鲁的态度,又想到若真如林苏叶所言成功后的诸多益处,抿了抿嘴道:“我一会要先向大将军禀报一番,如他同意,那便试试吧。”
林苏叶心中大喜,连忙行礼致谢:“应该的,小女先替青松县百姓谢过二位前辈!”
其实如果她不怕麻烦的话,完全可以将此事交给府中的工匠石叔,但是有两个原因让她犹豫了。
其一:此事不是林府想做就能做的,她一早想把军营“拉下水”,到时就算其他县眼馋,有一些小动作,那军中有人替她撑腰出头,就算闹到皇帝面前她也有些底气。
其二:石叔年纪大了,加上身体不好,平日在府里给她小打小闹做些东西可以,但水泥的制作肯定会一宿一宿的熬,石叔又是憨厚老实性子,有点不舒服也不在意,她担心石叔为了给她做出水泥,熬坏了身子。
其三:她也想看看朝中的人是否真的有些本事?毕竟在眼前的人才,不用白不用不是?反正这些什么水泥、火药最后都要上交朝廷,她先用人来给自己实验实验也没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