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她只是想吃顿火锅 > 第22章 试点

第22章 试点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就是!养猪怎么可能有种地好?”

“那猪咱们别说养,我连见都没见过几次呢!”

“野猪咱们倒是抓到过一只,那身皮跟墙一样厚,味道更是膻的不行,那肉我都不爱吃。”

“而且咱们哪有粮食给猪吃?我自己都吃不饱!”

林苏叶等他们讨论了一阵,才不急不缓道:“诸位莫急,听我慢慢说,跃山村山多路险,可这漫山遍野的野草却是养猪的好饲料,咱们不用拿珍贵的粮食喂猪,只需每日弄些野草即可。”

“而且家猪不同于野猪,肉质鲜美,养大后不仅可以自家食用改善伙食,多余的还能运到县城售卖,换来银钱购置更多物资。”

众人听闻此言,渐渐安静下来,脸上有了思考之色。

杜远山冷冷一哼:“说得轻巧,谁会养?猪又从何来?要是病了死了怎么办?”

杜远山虽没养过猪,但是他养过野兔啊!

要管它吃喝,还要收拾它拉屎拉尿,那个味道,别提多难闻了!

后来他也不知道咋回事,没多久就养死了,他便直接下锅煮了吃。

林苏叶也没打算靠三言两语就让他们同意改变一直以来的生活:“所以我才和主薄一起过来,我虽没亲自养过,但却在书上看到过许多讲解,还在其他州县与养猪之人打过交道。”

“这次如果有想试试的人家,那猪舍我会帮你们选好地方,大伙齐心协力,两三日便能搭起来,然后猪崽子我已写信拜托镖局大哥们带给那卖猪的人,从他手中买了一二十只小猪崽子来,一人先分两只养着,我会将重点与你们说,至于生病的话…”

林苏叶面带微笑介绍正背着手在屋子里溜达顾邈:“这位顾大夫和我们一同前来,他不光能医治人,亦能医猪。”

顾邈震惊抬头,脚下一个没注意,前后腿打架了,险些摔跤。

他好不容易扶着墙站稳,样子颇为狼狈。

别乱说啊!他可不会医猪啊!

林苏叶见大伙目光依旧充满质疑,也不着急:“我们会在跃山村待三日,当然,除了养猪一事,粮食是要换给各位的,明日一早开始,如果有需要的,都可以来换购,有想做养猪试点的大哥大婶,也可以来与我细说。”

将村民们送走之后,林苏叶伸了个大大的懒腰。

杜正明妻子岳兴珠等大伙都走了后上前给林苏叶续倒了些热水,有些局促道:“苏叶小姐,这养猪…真的能让日子更好过吗?”

林苏叶说的十分笃定:“你要是相信我的话,那一定会!”

岳兴珠被她说得一愣,垂眸思索起来。

杜正明将村民都送出了门之后再回到院子里时没注意到妻子的反常,他笑着看向林苏叶三人:“苏叶小姐,这天也暗下来了,我带你们去住的地方看看?”

从衙役走后,他就开始安排人将村头那几户空房子打扫收整出来,那几户人家早已不在跃山村居住了,他们嫌村里的日子没有奔头,也不知道如今在何处。

等将林苏叶他们带到房子里安顿好后,杜正明回到家中,颇为疲惫地倒在床上:“阿珠,给我倒杯水。”

过了一会,杜正明没听到动静,又喊了一声,依旧没人回应,他撑着手起身,皱着眉看向坐在木桌旁的妻子,抬高声音:“阿珠?”

岳兴珠猛地回过神:“啊?什么?”

杜正明问:“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心不在焉的?叫你几声你都没听到。”

岳兴珠双手紧紧握在一起,咬了咬嘴唇,小声说:“当家的,今天苏叶小姐讲的养猪之事,我想试试…”

杜正明一愣,怎么都没想到是这个原因:“你怎么想着养猪?”

虽然董元修和林苏叶他们提了这件事,但说实话,他想都没往这方面想,因为他也觉得不实际。

可他没想到,妻子居然有这方面想法。

岳兴珠抬起头,眼神坚定:“当家的,你当这个村长这么些年,咱们家一直过得紧巴巴的,村里大伙家里有什么事都来找你,你多少都要帮些,我知道,这是你的责任,可咱家也要过日子啊。”

说着,她表情有些忧伤:“我不图过得多好,只想吃一顿安安心心的饱饭,咱们村离县衙最远,平日里很难见到主薄和苏叶小姐他们,如今他们亲自来了,我觉得是个机会,而且苏叶小姐今日所说的有理有据,想必是在县衙时他们就商榷好的,且你也是村里的带头人,如果咱们家都不站出来支持县衙的决策,那大伙都不敢站出来冒险的,这般的话,恐怕衙门日后真的就要抛弃不管咱们跃山村了!”

杜正明听得一愣一愣的,平日里妻子大多数都是沉默寡言,默默做事的人,这还是第一次说了这么多话。

杜正明想了想,而且最主要的是,她说的居然都是对的,他找不到反驳的地方。

他坐直身子,认真思考起来,过了会儿,他缓缓说道:“阿珠,这事儿确实新鲜,但风险也不小,万一猪养不活或者卖不上价钱,你想过咱们怎么办没有?”

岳兴珠见有戏,忙说:“苏叶小姐不是说了吗,她会帮忙选址建猪舍,还有大夫能医猪,我想就算失败了,咱也不过是费些精力罢了,但是最主要的是让她知道咱们在支持她的决策,就算真的养猪失败,她对咱们也会有些愧疚吧,会给咱们一些补偿吧。”

妻子难得这般坚持,而且又说的在理,杜正明叹了口气:“行吧,阿珠,既然这样,那咱们就试一试。”

他觉得妻子说的对,如果三日后,到他们走时都没有一户人家愿意当试点,那他们心中肯定多少会对跃山村有些想法和意见的,日后要是真不管他们了,那可就亏大发了!

他们本来自身条件就不好,既然想靠县衙帮扶,那总得在县衙人面前留点好印象吧?

养两三头猪罢了,试试就试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