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武昌,果然气派非凡,两三楼的房子就不必说了,还有气派的各种百货商场、电影院。
育容先想带她去租好的房子看看,把行李放下,租在共进学校附近,院外有几颗樟树,小院围着银杏住了四家人,东边是一家两口带个三岁孩子,男主人在做小职员。
西边是大家庭,四间房挤了12个人,有一个刚工作的小律师,家庭成员制伞谋生。
南边是三个小学女教员合租。
北边三间屋子就是育容和张泽,左右两间做起居室,中间做客厅,还可以看书谈话等,厨房则是院外一个披厦,几家人共用。
她的被褥竟然都提前买好了,纸张笔墨书本也整齐在列。张泽才意识到他对于想做的事是这样笃定而有信心。
“你就笃定我一定会跟你来?”
他帮着把门窗加固了,“你总会来的,小地方困不住你。”
张泽一笑,对此地很有好感。
育容知道她能读报纸,识字量还不错,就把自己的课本给她看,张泽记忆里极好,迅速能背又让她写,这毛笔就拿不来了,钢笔还行,不会写的大部分是白字,缺胳膊少腿的,育容教她写,
她写得愁眉苦脸的“为什么一个字笔画这么多?”
字迹不算丑,就是笔顺爱出错,大体竟然能看。育容默默调整方案,干脆直接让她报考职业学校吧。就是没有高小毕业证叫人为难。
张泽眼睛一转,“三哥,把你的毕业证给我看看,我仿一个就是。”
“仿造?”
“就是假证啦,难不成我还去念几年小学?多耽误我干大事呀!”
育容笑着摇摇头“你呀,鬼点子多。”
两人都饿了,等不及自己做,便出去觅食。
“三哥,你想吃什么?”
“都行”他一向不挑食并且不想为了这些小事浪费时间。
“好吧,那就按我的来”张泽早就眼馋大城市了,也去寻摸调研一下市场,看看自己的米线怎么定价才有竞争力。
一个简陋的市场,人有饥色,乞讨亦多,流浪小儿随处可见。
小米捞饭、绿豆米汤、高粱饭多,米饭少。
面店也较脏,只加一些青菜、萝卜叶。
水煮白菜、洋芋、红薯等也有。
张泽摇摇头,人民竟困苦至此。乡村虽然钱少,但是米面粮油自给自足,菜蔬也丰富,还不至于饿肚子。
又到一个大些的市场,店面齐整些,饭庄酒楼比比皆是,卖绸缎成衣的,米面粮油的,杂货五金的,剃头推拿的,肉店、水产店、还有一家皮鞋店。
张泽选了一个最红火的饭庄,等了一会才有座位。要了几样招牌菜,放在嘴里慢慢品。
她吃得尤其慢,几下就把老板的秘诀尝出来,不过如此嘛!
心里有了数,知道什么样的水平能在街面上混的开了。默默记下菜单和价格,打量其他人桌上饭菜的数量,扫了店里几个小二帮忙。
跟育容点点头,两人抓紧吃完就离开了。
张泽信心满满,只觉得武昌餐饮界不久就要翻天了!
育容带她认路,又去买了一张地图,满心以为她第一次看地图会十分惊讶。当初育容第一次看到地图可是震撼不小,从此知道世界不止那个林家大湾,还有一个大世界,所以毫不犹豫的跳了出来。
张泽对此适应良好,似乎天生就眼界开阔。张泽去笔墨店买了刻刀印泥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