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长相思令 > 第13章 鱼鳞图册案(十二)

第13章 鱼鳞图册案(十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学生明白。”张景初点头。

-----------------------------

半个时辰后

再回到院中时,天色已经暗下,张景初推门入内,见顾念正在看自己抄录的一些书籍以及笔记。

“饿不饿?”她将食盒放在书桌上,并将一些竹简搬到了书柜里,腾出地方来。

“潭州刺史唤你去做什么?”顾念问道。

张景初将房间里其它的灯一一点亮,紧接着又添了一些碳火,“是关于长沙县的案子,惊动了朝廷,朝中会派三司的要员前来审理此案,除了那些主犯之外,我也在审讯的名册之内,因为是由命案牵扯出来的,也算是这桩案子的源头吧。”

顾念并不清楚张景初究竟要做什么,关于这个案子,张景初也不愿意向她透露实情。

但她清楚这背后的牵扯,也清楚会给张景初带来什么,“你虽是源头,但后来的牵扯,明面上是与你无关的。”

张景初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她蹲在碳炉前,看着眼前燃烧的炭火,想到了什么却没有说出来,又或者是不愿点破,“娘子想说什么?”

“可以不追查么?”顾念问道,她换了一种语气,显得温柔的同时又充满了无奈,“收手,你去往长安,考取你的功名。”

“娘子认为这件事,是我挑起的?”张景初抬头道。

“难道不是吗?”顾念道,“没有任何事情,会凭空出现,既然我能想到,那些人又岂会想不到。”

“你因何遭到刺杀。”顾念继续说道,“这就是答案。”

“我以为,你不会在意这些。”张景初起身,将食盒里的饭菜一一端出,“还是说,顾娘子在意的是,我这条由你亲手救下的性命。”

“你怎么想都可以。”顾念说道,“朝中的争斗我不清楚,但是这个案子,你身上藏的谜底,太多。”

“那么,顾娘子身上又何尝不是。”张景初的言语,似有些怨气在里面,“一句萍水相逢,再不会相见,就将人轻易的打发了么?”

顾念从张景初的言语与态度中,感觉到了那早已发生了变化的情感。

“我只是在说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她却不得不再次变回冷漠的回道,“你我都不会在这里停留。”

“至少,我去往长安后,你还能找到我。”张景初道,“可我要怎么找你。”

“你不用找我。”顾念道,“我也不会在潭州停留很久。”

看到张景初的眼眶逐渐红润,顾念有些心软,于是便又添了一句,“要见你时,我自会见你。”

“这段时间,你安心养伤吧。”顾念又道,“现在没有什么是比这个还重要的了。”

“至少对我而言。”她盛了一碗饭,递到张景初手中。

这样的回应,对张景初而言,至少给了一线希望,她拿起筷子扒了两口,哽咽的应道:“好。”

-------------------------------

贞佑十六年,十二月中旬,朝廷派大理寺少卿及刑部侍郎等高官抵达潭州,对潭州刺史袁熙,及治下长沙县令、丞与豪民胡荣、周临,进行审讯。

凡参与此案的官吏及百姓,皆受到了审查,潭州城的府衙内,就连潭州刺史袁熙也成为了受审的疑犯。

“圣人有令,此案影响重大,凡涉案官员,一律严查,绝不姑息。”大理寺少卿与刑部侍郎两位朝廷高官身着绯袍,正襟危坐于公堂上。

随着一声传唤,所有涉案的官吏与百姓被一一押进了公堂。

“此案,原是一起命案,由命案牵扯出官民勾结,篡改鱼鳞图册,隐匿田地之重案,那么便从源头查起。”大理寺少卿拍响桌案。

“开堂!”

两名官差下堂,在府衙的门口找到了张景初,“张解元,大理寺少卿与刑部侍郎传。”

“好。”张景初应道。

她回过头,望着这段时间一直在照顾自己的顾念,“我去了。”

顾念本没有说话,但在张景初动身时,还是伸手拽住了她,“答应我。”

“不要再深究了。”

“停手吧。”

张景初回首,对视着顾念,她没有回答,只是说道:“我不会有事,我向你保证。”遂转身入了府衙。

张景初被堂吏请上了公堂,向两位审讯的司法官弓腰行礼道:“学生张景初,见过二位使君。”

“听闻,你是潭州的解元,如今已快到开春之时,你却还在潭州,就不怕误了投名吗。”大理寺少卿问道。

“回少卿的话,学生自幼孤苦,是受乡亲帮扶才侥幸活了下来,遇到这样的冤案,见老幼孤苦,心生怜悯,这才帮忙翻案。”张景初回道。

“这么说来,你只是因命案,而不知这背后牵扯?”大理寺少卿又道。

“少卿,张景初背后定然有人在指使。”田主胡荣抬头道,“是他鼓动乡民,并向他们承诺田地之事。”

“少卿若是不信,可传问陈家沟的乡民是否有此事。”

大理寺少卿听后,问道张景初,“张景初,可有此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