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成于愤怒地质问着瘫坐在地上不起的顾茨,他想知道,上官知晓的东西,如何是到他手上的,更何况他自从痴迷作曲之后,便再也没有出去社交过其他道友,康成于可以十分肯定,上官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心血交付出去。
“不曾见过,只知道那人穿着十分华贵,不像是普通的富家子弟,”顾茨道,忽然想到什么,“我自己记得那人叫他的侍卫唤易初,其他的便不记得了;他给了我这本记录后说,让我好好加以利用,若之后成名,千万不要与人说过见过他,从那之后我便再也没见过他了。”
“易初?”康成于喃喃自语,“是他?他为什么会?”
苏芷菁听着,觉得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但见这种场景,也只得作罢。
顾茨把自己清楚的事情都说了出来,而后他便用哀求的眼神望着众人:“我目前清楚的,只有这些事情了,后来便成了这里的乐师先生;我知道此事对我来说,我的确不可饶恕,但还求苏姑娘与二位公子能放过在下……”
听着顾先生的忏悔,苏芷菁和康成于的心情复杂难言。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追求,但这并不能成为伤害他人的理由。然而,他们也看到了顾先生内心的挣扎与痛苦,那是一种被名利所累、无法自拔的悲哀。
“放过你自然可以放过你,不过事情的真相我们目前是一定要还原的,顾老先生,你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苏芷菁冷静地说,“我希望你能辞去在满玉阁辞去乐师一职,并向世人公开道歉,只有这样,您才能真正地放下过去,重新开始。
我们看的出来你是一时糊涂才误入歧途,你也不想一辈子都活在自责之中吧?”
顾茨闻言,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释然。他明白,这是自己应得的惩罚,也是对自己错误的最好救赎。
之后可能会遭到人唾弃,也做不了乐师,但心里终于不用再像之前一般胆战心惊。
于是几日后,顾茨便向张汝嫣递交了辞呈,并且坦白了自己的罪行。张汝嫣知道事情真相后,虽说平日里对顾茨是有些意见,但看在他是备受尊敬的先生,也无什么不满,如今对他做出这种有损名誉的事,自然也不敢多留。
没过两日,有名的顾茨乐师是小偷的传闻也被传开了。
顾茨知在龙源国失了脸面,不久后便回了北冥隐居,众人首先知道顾老先生所教授的乐礼才能都是盗窃他人作品时,顿时遭到了多人的唾骂,有人也说,算他还有些良心,知道承认,如今遭受的,也算是替上官知晓赎罪。
而苏芷菁和康成于,则着手整理上官知晓的手抄记录,将其中的精华部分整理成一篇文章。他们精心编辑,力求将上官知晓留下来的东西和创作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篇记录也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上官知晓的名字也逐渐出现在众人耳中,不少乐师都来购买他的书籍,为自己的创作找取灵感,或者见解。
在这篇文章记录的结尾处,苏芷菁特别注明:“本文所有内容均源已故京城乐师上官知晓的手抄记录。”
苏芷菁众人都陆陆续续地忙完,也抽出了时间在苏芷菁家中相聚了一会儿。
几人吃着酒聊着天,好不快活,此刻这几日的忙出的疲惫在此刻也瞬间消失不见。
康成于举起杯中的酒,朝着君君和苏芷菁道:“此事能圆满结束,还得多谢二位帮助,也谢谢芷菁能察觉此中的蹊跷,给上官兄的一个公道!”
说罢便一口饮下杯中酒,苏芷菁让他不用见外,说着又想起了上次的那件事,开口道:“我有一事不解,这几日忙着便没有提起;我们与顾老先生说时,你好像知道那个叫易初侍卫的来历?”
“易初是三皇子的得力助手,我不清楚三皇子是如何能从我这,悄无声息地拿走上官兄的记录的,之前在乐师考核时,三皇子看重了上官兄的才能,邀请我们喝了几杯,我们与他也不过几面之缘,”康成于叹息道,“但三皇子确实是我们惹不起的人,如今真相大白,若是再追究下去,怕是自生难保。”
康成于轻声叹息着,便也不愿再多说些什么,见状苏芷菁也得转移话题,又与众人聊了几句。
等人都吃好,太阳也逐渐落下金黄色的光环,康成于站在夕阳的余晖中,目光里满是对苏芷菁的感激之情。他轻轻地叹了口气,语气中既有释然也有不舍:“芷菁,这次的事情,真的多亏了你。”
他还想说什么之时,君君一把从背后靠在了苏芷菁的身上,脸颊红乎乎的,瞧着康成于的眼神却充满敌意,就好似再对自己说,为何还不走?
康成于话到嘴边也即使制住了。
苏芷菁扶着喝醉的君君,无奈一笑,手宠溺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不要闹,转头对着康成于道:“成于,我们也算是朋友了,互相帮助是应该的……”
她还想在说些话,肩上的君君却呢喃嗯嗯个不停,撒娇地牵着她的手摇晃,苏芷菁找不到空隙说话,只得说了句再见,便安抚起君君来。
康成于点头,轻声说了句:“保重。”
走了两步回头又道:“谢谢你。”
他此刻眼里露出了一抹苏芷菁看不懂的神情,明明见他嘴角在笑,但眼上又挂满了忧伤。直至往后苏芷菁再想起这件事时,大概这时候她才真正的明白,康成于所表达的到底是什么了。
康成于微笑回应完之后,便踏入了暮色之中,修长的身影也逐渐与黄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