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众人都不想做这个出头鸟,可周城显然没有那么好的脾气,他走到吴黎明面前:“吴大人,还需拿八抬大轿迎您出来么?”
吴黎明的面上一阵红一阵白,可是也不敢表露出来,于是只得上前,也不跪下行礼,而是直挺挺地立在那处:“二位王爷有何吩咐。”
周靖起身往下走至其身边,随即在他耳边道:“吴大人,本王听闻你早与宫中贵人有互通书信的习惯啊。”
吴黎明倒不像方舟那般怯弱,依旧面不改色,背挺得笔直,可话里早已底气不足:“王爷说笑了。”
周治却不理他的神色,而是继续道:“宫中传来的回信,正好误投于本王那里去了,”看着吴黎明面色灰败:“可需本王将信中内容读于你听?”
吴黎明只感觉大难临头,不由得痛苦地微微弯下腰。
周城乘胜追击:“吴大人,想必是让您再次细想捐款一事,对么?”
吴黎明终于闭上眼,朗声道:“我捐,我捐!”
一瞬间,他感觉到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多得数不过来,但多是不大友好的,可眼下自己又有什么办法呢?万一这封信上交朝廷,十个脑子都不够自己掉的。
就在此时,一直恍若局外人的姑苏知府往前走了几步,此人向来言辞谦逊,虽无响应筹款一事,但却被吴黎明作天作地的行为掩盖。更是在周治与周城前来的时候为数不多的体面人,并没有人将他放在心上。
包括周治。
看着眼前人规规矩矩的行了礼,弯着的腰也没有直起来:“二位钦差莅临,使我辈洞悉事端,更感民生之多艰。我心甚感激,且深以为愧。”
众人本来就心情不佳,看到此景下意识认为他要来一场马后炮,虽是长官,可到底是资历不深,大伙儿平日里皆以吴黎明马首是瞻,如今也敢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
不想这人一转口风,又道:“然非人人皆如方舟者,坐拥万贯家财,傲慢无礼。其间亦不乏贫寒之士,囊空如洗,乃至日食难继,温饱尚忧。”
周治皱眉,他似乎忘记了这人的存在,如今事情已定,其又跳出来做什么?
只见对面的人逐渐抬起头来,整个人表现出来的如同平日一般温顺:“二位大人日理万机,或许还未闻江湖有聚宝财阁这一组织,其款之力颇巨,所救之人必广矣。”
周治突然意识到什么,盯着眼前的人,刚刚开口说道:“你...”
便见眼前弯着腰的人抬起低垂的眼眸,里面分明在说:“你输了。”
下一秒,殿内冲进一个手举圣旨的人。周治来不及多想,便只得先行跪下。
殿中在场的人纷纷跪下,来者缓缓口气,打开圣旨朗声读道:“传皇上圣谕:聚宝财阁慷慨解囊,捐资三百万金、二百万银两于国,此义举实为楷模,特予表彰。姑苏地方,于南方筹款之事亦有大功,当赏。贤王、康王二殿下,于筹款之事处置得宜,成效卓著,即日返京,以受嘉奖,钦此!”
周城闻言一扫方才的轻松,转而看向周治,就见到其此刻双眸仿佛被乌云骤然遮蔽,深邃的瞳孔中燃烧着不灭的怒火,却又被一层薄冰般的自制力紧紧包裹,不让那烈焰外泄分毫。
片刻,周治那没有半分温度的声音响起:“臣,接旨。”
待两人站起身来,众人才齐拉拉地跟着站起来,周治转身向后走去,看着刚才同扭转局面的人,冷冷地问道:“你到底是谁?”
可是眼前依旧没有露出半分马脚:“臣乃姑苏知府,邹明。”
“邹明...”周治来回念了好几遍,好像想到什么:“你是皇后的什么人?”
邹明也不惧,连眼神都没给他一个:“殿下,事到如今这重要吗?”
周治咬牙切齿,看死人一般看了对方一眼,随后拂袖离去。
第十日。
周岚清顺利收到来自前朝的捷报,脸上笑意更深。近几日一直陪伴的自己身边的鸟儿在发出几次声音之后,便不再有响动。
恰逢此时桃春往送走了探子,正好走进殿中,迎面便看到周岚清提着鸟笼往外处走。
以为主子是要去散心,便给秋竹使了眼色,齐齐跟随在后头朝外面走去了。
周岚清行至一处广阔的地方,身边尽是来往的宫人,只见其先是转身看了桃春和秋竹一眼,而两个人看着主子的心情甚佳,虽不知道其有何用意,但还是往前走近。
周岚清心中畅快,突然想起这个位置乃是当日自己收到礼物的地方,于是将手中鸟笼逐渐升高,腾出另一只手将一直以来管束笼中之物的小门大力往上撤走。
那鸟停顿了几秒,下一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往笼中飞出,直直往辽阔的天空飞去。
周岚清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那鸟逐渐消失的影子,眼底的锐气不曾减少半分,直到好一会儿才开口道:“飞的真快。”
桃春缓过神来,瞬间明白了主子心中郁结已然消散:“此鸟并非笼中物,恰好遇上了殿下,方才得志。”
周岚清的眼睛没有从天空中挪动:“若非其每日与这鸟笼斗争,甚至不惜破坏自己的羽毛,本宫也不屑将它放走。”
纵观十日之内,周岚清勤勤恳恳,一边养着周治的鸟,一边铺垫着他的险境。
许是所有预感,今日周岚清待夜幕之时,便驱车出宫。虽是从暗道离开,但是一路上也没有多少阻拦,整个皇城中甚至都有些松散的气息。
周岚清微微掀起马车的隔帘,露出一只眼睛悄悄观察着外头的情况,发现好像真的没有多余的事情要发生的迹象。
不由得蹙起眉头,心中也是有所疑惑:以前也是这般顺利吗?
来不及多想,今日跟着自己来的秋竹已经将脑袋探进来:“主子,咱们到了。”
周岚清点点头,将思绪拉拢回巢,掩上面纱在秋竹的掩饰下往林府的后头进去了。
待到那日的会客点时,魏源已然是在此等候。见人来,连忙站起来立在一旁。
周岚清朝他示意,随后入座,一碰桌案上的茶杯已不再温热:“魏大人久等了。”
魏源一直等到周岚清坐下之后方才入座,闻言用客套的话应和了几句,随后便带来情报:“近日圣上醉心于修仙问道之术,以致心神不宁,龙体欠安。临朝之时更显恍惚的神态,常需人数度陈奏,方能应答,实乃朝野所忧也。”
对于父皇求仙问道之事,周岚清早有耳闻,只是没想到事情竟然发展得这么严重,也怪不得自己今日身后无一人追踪。
“大人认为出自何人之手?”
“经臣查实,此人非丞相之属,且似与文忠阁关系甚恶。”
这就奇了怪了,这人难道又是新冒出了党派?周岚清这边正想着,魏源继续说道:“大抵是此人的缘故,圣上近来不再追究后宫插手朝政之事,想必...”
“此人正与后宫之人紧密相关。”
周岚清心下了然,看来自己应该找个好时机去往父皇那里走走。问了这个新人的名字和来历,此事便暂时被搁置一旁了。
话题一时间就完了,恭维的话也说尽了,这使得魏源不知怎的也有些不自然。坐在其对面的少女同样也有些尴尬起来,于是不断在脑海中搜寻话题,终于她道:“我记得吏部刘大人与二哥的关系甚密。”
魏源想了想这个人,发现此人对于他的印象并不是很深,不过既然周岚清提到了,自己也只得掰扯几句:“此人行事低调而谨慎,臣素日难以于丞相左右窥见其踪。然每此在臣欲有所作为之际,皆有人于关键之时出手,复又匿迹,如是再三,让人不经怀疑此人的立场。”
说完就看见周岚清眸色沉沉,不经心下一惊,以为自己是说错了哪一句话。于是正要说什么来缓和时,对方却在他之前开口道:“依您来看,这刘大人为何会为二哥做事呢?他图什么呢?”
魏源沉默片刻,看样子是仔细思量了一番,随后才道:“臣的家父常好购昂贵而鲜美之鱼为食,然臣并不喜食鱼,故未知其味之美。”
“初至楚山时,因不识路而迷途,又恰逢久未饮水,以致使体乏无力。忽逢一小溪,水质不甚清冽,其中更有污浊,然臣饮之,竟觉甘之如饴。”
“因臣而见:物不以稀为贵,唯需之,方显其贵。就如臣与殿下之间,亦是如此。”
周岚清的手指摩挲着茶杯:“魏大人所言极是。”
与此同时,徐府内。
徐俞初一回来便见到书房内的灯光大亮,不经脸色一变,迟疑一瞬,还是硬着头皮往里走去。
他刚一进门就想着关门,关门的时候还要望着外头有没有人。一抬眼,便看见眼前立着的少女神色漠然。
等着徐俞初做完一系列动作,方才对着眼前的少女说道:“您来了怎么也无提前告知一声?”
其说话的态度不差,但是身子却是直挺挺的,不似从前那般卑躬屈膝。少女看着他如今的这幅面孔,不由得发出一声耻笑:“徐大人如今飞黄腾达,倒是忘记以往的日子了?”
徐俞初脸色一变,许是被戳中了心事,有些恼意:“姑娘今日来有何吩咐?”
少女也不跟他废话,而是冷冷道:“主子让我来同你说最后一遍,若是你再不按计划行事,她不介意换个人来做。”
徐俞初如今正式春风得意之时,已经许久没有人感这般同他说话了。如今一听,下意识正要发作,不想眼前忽而一精光闪,侧边的头发已然被削去一绺子,顿时冷汗直流。
待回过神来,少女已然不见,耳边剩下的是其最后一句警告:“你大可试试我的功夫,能不能留你全尸!”
可这不仅没有使他心生退意,反而更加怨毒起少女来。
然而正当他擦着冷汗往后院走去,准备休息之时,忽而不远处起了大声争执的声音。
管家快步朝他走来:“老爷,林姨娘将夫人推至落水了。”
徐俞初听闻,脑中第一时间想起正妻那清高的模样,正要说什么,就听见前几日新纳的妾室此时正扭着腰往自己这边哭泣,嘴中还控诉着正妻的高傲。
往后头看去,女子已经被捞起来,虽整个人的状态很不好了,但是直视他的眼睛里闪着委屈和受伤。
不知怎的,徐俞初看着眼前为自己而勾心斗角的女人们,心中的郁结瞬间消失了大半。
又想到自己的妻子依旧是宁愿被人污蔑和伤害,也不愿意放下身段向自己求助的模样,便将妾室往怀里一揽,再也不将目光放在那抹单薄的身影上,转身便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