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后他考入了南城理工大学,大二时结识了当时在南大读书的姚玉,他很快就哄住了姚玉这个不知世事的女孩,两人奉子成婚后,姚玉退学专心待产。
姚玉是父母按照好媳妇的标准培养出来的,所以她父亲对于女儿退学的举动没有任何异议,反而还教育她,以后要专心相夫教子。
“丈夫的成就是你最大的荣光。”
等女儿出生后,姚玉才回去勉强读完大学,拿了毕业证,接受父亲的安排,在南城一中教书。
姚玉受家庭教育和爱情文学的影响,对林瀛爱得死心塌地、无怨无悔。
林瀛二本毕业后,进入岳父手下读研,然后读博,留校任教,一路走来顺风顺水,姚家为他铺平了所有道路。
但姚玉的好日子只有六七年,父亲去世后,丈夫很快暴露本性,以前他就借口学业繁重不回家,现在更是干脆连人都找不到了。
姚玉几次去学校堵丈夫,都看到他和不同的女人亲密,姚玉自然不忿,但她从小的教育又告诉她要体面,她做不出泼妇骂街的事情。
两人的婚姻名存实亡,姚玉单独抚养林晴雪长大,她还做着丈夫玩累了就会回归家庭的幻梦,但林瀛根本不理会这对母女。
所以林晴雪记忆里几乎没看到过父亲,后来,姚玉身体不好,等林晴雪考上大学后,她不再能继续高强度的高中教学工作,早早办了退休回家养病,直到去年去世。
林晴雪是在南大读书的时候,和父亲相认的,林瀛意识到这个考上南大的女儿有利可图,所以挂上了和蔼可亲的外表与女儿相认,把他出轨的理由全都推到了姚玉身上。
林晴雪不想再回忆林瀛那副丑陋的嘴脸,眉间轻蹙,不再言语。
苗渺只好继续聊她听到的关于林瀛的事情。
林家经常被思南镇的人调侃祖坟冒青烟了,出了一位大学教授,林家本来是住在山村里的,林瀛出息之后,全家人就搬到了镇上住,但也就仅限于镇上了。
林瀛过年都会派助手给家里送东西,在外人看来自然是出手大方,父母也经常在外面夸自己这个儿子多孝顺,但林烟意识到自家这个哥哥只是面上大方,实则很是小气。
林烟初中毕业后,成绩很好,但家里并不丰裕,父母劝她去读免费师范生,五年读完后分配到农村学校,他们认为,对于一个女孩来说有份安稳的工作就足够了。
但林烟想和哥哥一样读高中考大学,劝说父母无果后,她去求了哥哥,让哥哥借自己读书的钱自己以后肯定还,当时林瀛已经读博了,手上也有了不少的存款,但林瀛直接拒绝了她,借口还是父母那一套。
甚至让她读中专不读高中的主意,林烟后来知道,就是林瀛撺掇父母的,这件事之后,林烟就不再崇拜哥哥了。
她读完师范回村里教书后,更是发现,林瀛除了买了镇上一栋房子给父母住之外,再也没有给过父母钱,父母依旧要每天忙上忙下的搬货运货,维持小卖部的生意,以供吃用。
哥哥不给,我也不给。
本来有些心软的林烟,慢慢也学会了自私起来。
在乡村学校待了十多年之后,林烟终于考到了南城,在南城一中附近的一所小学里教书。
她本来是打算在外面租房子住的,但在找房子的过程中遇到了满脸病容的姚玉。
姚玉虽然生病了,但穿着打扮依然很是细致,穿一身玉白色旗袍,撑着伞静立在斜风细雨中,右手拎着一个很大的环保袋,指节通红。
林烟虽然和哥哥关系不好,但和这个嫂子关系还行,南城这所小学招教师的信息还是嫂子发给她的。
见此,她赶忙上去接过了嫂子手中的环保袋,袋子里面是新鲜的菜肉,姚玉浅浅一笑,“晴雪今天回来,我想给她做几道菜,妹妹一起去家里吃饭吧。”
林烟这一去,就没有再回来找出租屋了,姚玉把自己的房间收拾了出来给她住,自己住到了女儿房间里。
她给了林烟一个落脚之地,林烟也照顾了生病的姚玉两年,再加上顶楼的苗英,三个女人彼此分担,过了一段很温馨的日子。
苗渺也经常会被喊去一起吃饭,因此听到不少关于林瀛的事情。
林晴雪有些恍神,因为小姑的出现是在她与父亲相认之后,所以她一直以为小姑是父亲派来监视她与母亲的探子,但没想到竟然是自己误解了小姑和母亲的关系。
世人都误解了她们的关系。
在邻居嘴里,楼上楼下住着的三个女人不同姓氏不同出身不同-性格,应该是互不相容、彼此瞧不上的,但在无人知道的角落,三个女人曾经分享过彼此的心事、照顾过彼此。
后来,林烟和苗英一起筹办了葬礼,送走了挚友姚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