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才人道:“这锦妃真是眼皮子浅,竟然向皇后娘娘要钱,她还是南萧公主呢,也不怕人笑话。”
孙采女道:“听说,她也时常向皇上要钱、要食物呢。难道我堂堂北胤,还能让她饿死不成?”
甘映月道:“她是和亲而来,想必没带多少钱。在这宫中举目无亲的,处处需要打点。不过是一点银两,给就给了吧。”
杜宝林道:“也是,不怕她要钱,就怕她要权。还好锦妃是个安分的,入宫以来一直对太后、皇后恭敬,不敢逾矩,还主动抄经讨好太后和皇后。”
梁才人道:“我看,她也就这点出息了。”
孙彩女:“没出息一些好啊,这样就对皇后娘娘构不成威胁了。”
甘映月没接她们的话,只是微笑道:“茶泡好了,各位妹妹快喝吧。”
姜柠吃过晚饭后,继续抄经。她今日为太后所抄的经已经够数量了,因此便为皇后抄写《金刚经》。
她一边抄经,一边思索,喃喃自语:“‘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这是何意?”【注1】
姜柠只是随口一说,也没指望有谁能回答。
这时,却有一个沉稳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依奴婢愚见,修行者不应着相,要达到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境界。所以,虽有佛像,却不可执着于佛便是那个样子。”
姜柠回头一看,见是太后宫中的吴嬷嬷。
姜柠笑道:“吴嬷嬷,您是来取太后的佛经的吗?”
“是。”
“吴嬷嬷方才的见解,让本宫茅塞顿开。”
“不敢,是娘娘自己有慧根。”
姜柠将这几日抄写的经书交给吴嬷嬷,吴嬷嬷略看了一眼,便指出了一处错误。
姜柠近日抄经已经愈发专注了,没想到还是抄错了一个字。但吴嬷嬷能从这么多字中找出错字,也更让人佩服。
姜柠并无半分不悦,坐了下来,重新把有错字的那一章抄了一遍,交给吴嬷嬷,吴嬷嬷才离去。
姜柠好奇地问其他宫女:“这吴嬷嬷是什么来历?她好像很有文化的样子。”
宫女杜娟比较年长,熟悉一些宫中的事,说道:“据说吴嬷嬷本是一位官家小姐,名叫吴若绮。她的父兄对佛经很有研究,她也耳濡目染,遍阅佛经。后来她家获罪,被满门抄斩,只有她活了下来,没入宫中为奴。因她很有文采,被当时还是丽妃的太后娘娘看中,来到太后身边伺候。平时她也不管杂事,主要是伺候太后娘娘礼佛。”
“原来如此。”
姜柠终于明白吴嬷嬷为何总是板着脸了,想必是身世凄惨,心中不乐。且吴嬷嬷服侍太后,也不能出错,难免精神紧张。长此以往,自然一副苦瓜脸。
姜柠对佛经也很感兴趣,想着什么时候跟吴嬷嬷探讨一二。
姜柠躺在榻上,休息片刻。
过了一会,太医进来给姜柠请平安脉。之前姜柠曾经中暑,慕容显便让太医每日来为姜柠诊脉,这事便一直延续了下来。
太医诊脉后,对姜柠道:“娘娘身体还算康健,只是气血有些虚弱,臣给娘娘开一些补气血的方子。”
“有劳太医了。”
姜柠心想,太后给自己灌了好几碗凉药,气血虚是正常的。等什么时候有机会了,要让太后自己也尝尝凉药的滋味。
这时,姜柠注意到,太医头上有一个伤口,瞧着像是被什么东西砸的,看着青紫一片,有些可怕。
姜柠问道:“庄太医头上这伤是怎么来的?”
“惭愧,刚才臣去给敏妃娘娘诊脉,得罪了敏妃娘娘,被香炉砸的。”
原来是夏以安,这随意伤人的风格,也确实像是她的手笔。
姜柠问道:“你一向谨慎,是怎么得罪的她?”
“敏妃娘娘问微臣,有没有一定能怀孕的方子,她要吃。微臣说,这自然没有,只能慢慢调理,结果……结果敏妃娘娘生气,就拿香炉砸了微臣。”
姜柠想了想,道:“其实你不用这样回答。敏妃心浮气躁,自然不利于受孕。你给她开点平心静气、疏肝解郁的药材或香薰,让她心情平和,便能增加受孕的几率。下次她再问时,你只说虽没有一定能怀孕的方子,但有一些对受孕有利的方子,拿也算能交差了。”
太医拱手道:“娘娘聪慧,那就听娘娘的。”
能否怀孕确实跟心情有关,姜柠这样说,也不能算错。这种平心静气的方子对身体无害,按实际的效用来说,其实反而是对夏以安身体有益的。所以,太医开这种药,并不用担心有什么不利的后果。
系统道:“姜柠,恭喜你获得了三百积分。”
“我只是给太医提个建议,就有三百积分?”
“你不知道,自从皇后怀孕,夏以安就非常焦虑,也想怀孕。她自己怀不上,就折磨太医,如今太医院的太医都被她打遍了,皇上也不管。你给太医出主意,可以让他们以后不再被打,自然就有许多积分了。”
“好吧。太医也太惨了。”
庄太医开了药后,交给宫女去煎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