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在冬天来临之前 > 第25章 蜗牛与小鹦鹉

第25章 蜗牛与小鹦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岑澍听到“话多”这两个字,不知道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微微弯了弯嘴角。

记得跟她初遇的那个冬天,岑澍在雪地里问她话的时候,她也老半天不说一句话,如果换成是没什么耐心的人,估计不会在这么冷的天跟她掰扯这么多,直接调头就走了。

可是她那天遇到的人是岑澍。

岑澍从小脾气就好,最后他耐心问了十几遍,嘴巴都问干了,她才慢吞吞的说出“刚放学”,“妈妈上班”之类的信息,全程整个人安安静静的,看起来格外抗拒和外人相处。

岑澍一开始还会想,这个小孩是不是安静得太过可怕了,后来两人认识了几天,熟悉了一点儿之后,他才发现自己真是大错特错。

小姑娘在面对不熟的人时,就会变得十分戒备,像是变成了一只背着重重外壳的蜗牛,有人轻轻一碰,她就会把自己缩进壳里,把自己给保护起来。

但是熟悉了之后,却像是完全变了一个人,会变成话唠。

两人熟悉了之后,每次许昭青放学了,就会跟在他身后,跟他絮絮叨叨说好多话。

她说自己有个堂哥,还说他跟她堂哥差不多大,看见他的时候就像看到她堂哥怕,让她觉得很亲切。

她还会说起今天上美术课,美术老师让她画小鸭,但是她不会画小鸭只会画小鸡,还会比他耳边唱在音乐课新学的儿歌。

岑澍比她大一些,小学又跳了一级,当时念初一,为了初二跳级,还在兼顾初二的课程,一边写作业要一边听她讲话。

当时他还有些头疼。

那天小许昭青穿着件彩色棉袄,趴在他书桌一角,歪着头唱“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叽叽喳喳的就像一只彩色小鹦鹉。

岑澍当时心里想的是:刚“捡”她回来的时候,还以为是一只安静的小蜗牛,静静地缩在壳里,偶尔会探出一个脑袋来,但是却没想到居然是一只聒噪的彩色小鹦鹉。

他拿手指放在嘴边,比了一个安静的手势,“行了小鹦鹉,等哥哥写完作业,就陪你玩行不行?”

她就会很听话地安静一会儿。

安静没两分钟,就会压制不住自己的本性,朝着他笑,试探性地又来找他聊天,“岑澍哥哥写完了没有?”

综上所述,怎么能不算“话多”呢?

就像后来两人雨天便利店外重逢,他问一句,她就答一句,多余的话一句不说,看起来人是冷冷的,对谁都很有防备的样子。

但岑澍知道。

她只是表面上是一只蜗牛,心里藏着一只自由的、热烈的小鹦鹉。

对她只要耐心一点,总有一天她会慢慢打开心扉的。

-

于是此时,岑澍在听到她问“你会不会觉得我话多”的时候,并没有是或否的回答。

就像评价一个人,不能单纯用「好」或者「坏」来一概而论,人总是复杂多面的,会时而跳脱,时而安静,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也是会成长和变化的。

更何况在讨论一个人「话多」还是「话少」也是要相对来说,比如她对A话多,对B就话少。

岑澍不答反问,“那你觉得你是一个‘话多’的人吗?”

许昭青陷入了思考。

“话多”这个词儿,其实很少用在许昭青身上,就像她的亲生父母,把她接回渝城那天就吐槽过她“话少”,六岁那年被抛弃在云城那天,伯父母也会觉得她呆呆的。

第一年堂哥堂姐更是担忧地私下议论过“这个堂妹会不会是傻的呀”?他们当时年纪小,对“傻”这个字还没有十分完全的理解,只是当时村头有一户人家,生了一个傻儿子,是唐氏儿,每天不说话,就只在家里到处晃悠,有人跟他打招呼,他不是冲着那人嘿嘿笑,就是赶紧躲起来。

当时大人们对他们说,要他们离那户人家的小孩远一些,因为那小孩傻。

于是堂哥堂姐觉得,不说话,只会笑,不然就躲着,肯定傻。而这些堂妹都一一对上了。堂姐还猜测,该不会是因为堂妹傻了,所以才会被送来乡下吧。那也太惨啦!

于是堂姐很心疼,每晚抱着小昭青睡觉,给小昭青讲故事。

只不过,后来时间长了。

小昭青就像变了一个人,跟在他俩身后,像个甩不掉的跟屁虫、小黏糕,他们去哪就跟到哪。

伯母还取笑说,“昭昭好像你们的影子一样呢!”

堂哥堂姐抓狂,“谁家影子会说话,而且话还这么多呀!”

还记得某个夏天的夜晚。

堂姐在房间复习小升初考试,小昭青在她旁边,说个不停,一会儿说她在学校跟同学玩弹玻璃球儿,同学弹不过她哭了;一会儿掏出堂哥给她做的手制竹蜻蜓,说这压根飞不起来;一会儿睁着水灵灵的大眼睛问她“堂姐,要不要一起玩陀螺?”

堂姐忍无可忍,捏了捏她的小脸,“昭昭,你的话好多哦!去找你堂哥吧!”而后把她丢出房间。

堂哥一脸惊恐,“竹蜻蜓和陀螺给你玩,你别来吵我睡觉了!”

但是也只有堂哥堂姐会这么说,平常人对她的评价依旧是“话少”,读小学那会儿,每学年都会发一个红本本,上边会写有教师评语。

她每年得到的评价都是差不多的几个关键词——“安静乖巧话少成绩好”。

她小学转过一次学,还因为是跨省转学的原因,所以导致朋友更少了。毕业那会儿,还特别流行写同学录和大头贴,一本同学录全班传。

许昭青小学毕业后的那一个晚上,蹲在房间里翻收集到的同学录,最认真看的就是写在同学录背面的祝福寄语,结果她失望地发现。

大家写得都好官方啊。

官方到查重率可以达到80%,而重合率高得比这还要高得可怕的,是正面的「你对她/的印象」一栏,大部分填的都是:安静。

只有极少部分,估计只有个别,写的是“话唠”。

所以,如果采用少数服从多数,对她这个人进行评判的话,她大概是安静、话少的人吧?

可是她觉得这两个词并不能完全概括她。

人是多面的。

许昭青认真想了想:“要分情况吧?我对不熟的人话少,但是对朋友话就会很多。”

她刚说完,就听到坐在她前边的岑澍闷声笑了起来,带着点儿尾音,是能听见声音的笑声,“那你刚才说话说一半不说了,害怕我觉得你话多,难道是因为——”

他说到这儿故意停顿了一下,车子拐了一个弯后猝不及防地停了下来,坐在自行车后座的许昭青因为惯性力,身子往前倾了一些。

这刹车刹得很突然。

为了稳住自己,几乎是下意识的、条件反射的、没有任何思考空间的,许昭青拽着后座车杆的手抬了起来,伸手拽住了他的衣角。

指尖不受控制地划过他的腰。

岑澍也不躲,任由她拽着自己,很难让人不去怀疑,他突然停车究竟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

停了车后,岑澍回过头来,看着她缓缓弯起了唇,继续说完刚才还没说完的话,“难道是因为,你已经把我当成了朋友?”

岑澍回头盯着她,眼底波涛汹涌。

你记起我了吗,小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