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夷,征服即可。
他们不需要外族的承认,那都是次等的东西,真正有好东西的人是不屑于去要的。
统治外族、重用外族那更是不用想的事情了。
他们或许想要外面的地,但是一点都不想要外面的人。
可以再唱一遍那个吗?
就是那个“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能再唱一遍吗?
好听,爱听,多听。
对于嬴政来说也是如此。
虽然秦国对于周朝是外人,楚国自称蛮夷,但是无论秦国还是楚国,那都是被周朝所认定的“自家人”。
会说“我是蛮夷”的人往往不是真蛮夷,就跟说“我是傻逼”的人一般也是相信自己不是真傻逼的。
同姓的自家人固然更高贵,但是就算“异姓”那也是“同族”,可比外人要高贵多了。
他和扶苏掉的第一个时间就是“李纯”的统治期间,李贺家里糊的报纸上可写着“安史之乱”,这也和预言中的“异族背叛”相吻合。
外人就是靠不住!
虽然作为曾经的诸侯的秦国对于姬姓天子来说也是“靠不住”,但是自家人造反也是肉烂在锅里,哪里轮得到外人踹门进来拿筷子在锅里不知礼数地搅来搅去。
胡亥失天下也就是落到了刘邦手里,要是沦落到那个外族人,嬴政就不是简单想一下能不能杀了,而是直接写信让扶苏转交给未来的自己。
祭祀大事委托外族那可真是跌份。
除了这种纯粹的种族歧视之外,还有个有点现实的理由。
他们这个国家活到了预言的尽头,可是那些蛮夷呢?
比他们年纪大的没他们活得久,和他们活到最后的没他们年纪大。
多少沾点不吉利了。
用他们祭祀神明实在是太不尽心了。
那些神也相当讲究好彩头的。
神明除了被所有人遗忘,消失在记忆中的死亡方式之外,还有一个不算特别小众的死法——供奉他们的文明被灭。
短命的文明供不起长命的神明。
讲究的神真的会觉得不吉利的。
“不被你接受的感谢可算不上什么感谢。”刘彻在一旁“好心”提醒道,“而且你们出现在这里,不就是想试探着让我办了这个祭祀吗?”
关于这一点,刘彻其实不是特别确定,不过这并不妨碍他随口一问。
就算猜错了也无所谓——他根本不怕因为说错这种话而丢人。
况且,就算不是这样,嬴政和扶苏难道还能到处去说吗?他们能和谁说?
刘彻丢人丢不出去的。
要知道自从陈胜吴广搞出那场史上最大的“信息诈骗”案之后,类似“我是秦始皇,给我打五十两我就封你当大将军”之类的诈骗层出不穷。
普通人可不会思考政治层面的东西,他们只会觉得嬴政比扶苏牛逼,投了。
更何况这个世界本来就有所谓“神迹”,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不可能的。
刘彻在位几十年来不知道打击了多少次,但是陈胜吴广搞出的恶劣影响一直都没有彻底消下去。
不过不管臣子如何腹诽刘彻性格穷奢极欲,但是他该干的事情一点都没少干,这段时间他打击诈骗还算卓有成效。
至少大家都知道秦始皇凉透了,并且把这当成一个真理来对待。
对不了解监控系统特殊功能的人来说,有人和他说“我是秦始皇”,那他回头就能发到网上让网友一起来嘲笑他。
现在出去说这些话,不一定会被报官,但是绝对会被嘲笑至少几百条,就是不知道他们能不能丢得起这个脸。
在最开始表明自己必须掌握主导地位的态度之后,刘彻也适时地展示了一下自己的优点:“就现在这个世界,除非你往西走到罗马共和国那边,不然也绝对找不到能够举行大祭祀的人。”
“不过我想你也不会喜欢罗马共和国的作风的。”
来自皇帝独.裁的大一统国家的人很大程度上是无法理解罗马共和国的各种扯皮。
大国家只会对嬴政充满警惕,而小国完全没法承受嬴政的期许。
最符合嬴政心意的只有他的故土。
“……此事我们需要考虑。”嬴政假装松动了一点口风。
事情不能进行的太顺利,如果太过于顺利的话,刘彻会怀疑这是不是一个局。
抛开这些理性的因素,光看刘彻现在这得寸进尺的样子……就算嬴政是刘彻他亲爹也会忍不住想要一脚踩在他的脸上。
“不如你们暂且在这里住下吧。”刘彻用手指关节敲了敲桌面,立刻有一队羽林卫带着武器走了进来,站在了扶苏和嬴政身后,显然是要把这两个人看起来。
刘彻在知道他们的来历之后,又怎么可能会轻易放他们走?
刘彻感情上甚至有点想要把这两个人封进水泥里沉进海里,可是这有点过激了,也相当不理智。
让这两个人脱离他的视线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容易让他紧张的事情。
嬴政看了那些人高马大的羽林卫。
这次和上次不一样。
之前刘彻只是为了让他们能够更安心地过来,所以不敢采取什么过激手段,但是现在嬴政和扶苏都在这里了,他就可以稍微肆无忌惮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