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陈正真之死以及叛党之事,便由靖王负责彻查,大理寺协助,务必查明真相,翦除叛党之患。”
顾相璟躬身领命间,视线淡然掠过安国公,察觉其眼底的得意之色,却依旧从容自若:“臣遵旨。”
靖王躬身一礼,肃然应诺:“臣定不负陛下厚望,查清此案,绝不容许叛逆余孽逍遥法外,以报朝廷。”
大理寺卿亦俯首称是,恭敬领命:“臣必竭尽全力,协助靖王彻查此案。”
昭明帝颔首,语气中既显威严又透露着一丝欣慰:“好,朕期待你们的好消息。”
话音刚了,昭明帝又看向安国公:“安国公,靖王查案期间,难以兼顾多职,你暂时负责宫中防务和周边巡逻,直到案件告破。”
安国公心中暗喜,面上却不动声色,躬身答道:“臣遵旨,定不负陛下所托,保宫中无虞,护我朝廷安宁。”
昭明帝微微颔首,旋即叫了一个名字。
马都指挥使迅速出列,拱手应道:“微臣在。”
昭明帝神色庄重:“马都指挥使,朕命你即刻起,协助靖王行事,靖王查案期间,龙卫左两厢兵马听候靖王调遣,务必将叛乱之源连根拔起。”
马都指挥使神情肃穆:“陛下圣明,微臣必尽忠职守,不负陛下重托。”
靖王闻言,对昭明帝的一夺一赠,心中明镜似的,道:“臣定不负陛下厚望。”
昭明帝微微点头,环视群臣,视线落在殿角自始至终未发一言的静默身影上,淡然开口:“小七,你已近弱冠,也是时候开始承担责任了。朕特命你随靖王学习办案,从旁协助,以便日后能够独当一面,为国效力。”
话音落下,一道人影从殿角的阴影中走出,正是七皇子。
他身穿一袭绯色罗袍,头戴直角硬脚幞头,腰束银带九銙(kuǎ),身姿挺拔,面容英俊,尽管相貌不及三皇子那般肖似昭明帝,但眉眼却如昭明帝模子刻出来一般,稍显几分冷峻。
七皇子双手交叠于申签,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长拜大礼,声音清朗:“儿臣遵旨,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父皇期待。”
*
朝会散后,在长长的宫道前,顾弘道快步截住了顾相璟,目光如刀:“相璟,你往日所为,实在荒唐!”
顾相璟眉宇微敛,眼神冷冽地扫过顾弘道,他不明白顾弘道又为何突然发难,也不欲与其多费口舌。
顾弘道见他神色漠然,心中一惊,强压怒火:“你得罪的人太多,如今朝堂风云变幻,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你瞧你,眼下大权旁落,大案都未参与,可知处境之危?”
顾相璟依旧沉默,漆黑的眼眸划过一丝不耐。顾弘道嘴里说的似是关心他的话,但顾相璟深知,不过是有所求罢了。
顾弘道见他沉默,怒火更甚:“你若再不知收敛,不仅朝堂不会容你,还会祸及自身,甚至累及家族!”
顾相璟眸光一凝,终于开口,声音冷淡:“我行事自有分寸。”
顾弘道微微一怔,怒极反笑:“分寸?你还有分寸?你得罪了曹大人,得罪了安国公……得罪了朝堂上一半的人!若非你得罪太多人,眼下你就有调度龙卫左两厢兵马之权,若案子顺利了解,何愁不能更上一层楼?”
“现在甚至连太子都对你心生芥蒂,他被三皇子泼的污水可是来自你玄甲司!你还不自知!若再执迷不悟,你怕是难以立足,甚至落不得好下场!”
顾相璟眸光一沉,冷声道:“我从未惧怕过任何人,是非曲直自有公论。至于后果,我一人承担。”
顾弘道闻言,脸色铁青,深吸一口气,沉声道:“你如此固执,只怕将来后悔莫及!”
“后悔?”
顾相璟微微抬眸,话语里浸上森森寒意:“这么多年来,我唯一后悔的一件事,便是那年被你拦着,未能给舅舅们收尸,扶柩回乡。”
顾弘道一噎,满腔怒火霎时一泄,这孩子怎么还提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顾弘道半晌才缓过神,语气复杂:“我找你,是有事想跟你说。”
他眼神闪烁,透着一丝犹豫。
顾相璟不语,只冷冷地看着他。开场那么多的“谆谆之言”,不过是为接下来的话铺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