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我在梁祝故事里当女帝 > 第34章 人面狗心

第34章 人面狗心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刘郁离关于王国宝、王复北二人的猜测对了一半,前者对,后者错。

今年吴兴太守一职出现空缺,吴兴郡与京都建康互为犄角,易守难攻,战略意义非凡。

太守一职历来为王谢家族所垄断,王羲之、谢万、谢安都曾在此地担任过吴兴太守,属于世家大族专属镀金通道,王国宝自然不想错过这块肥肉。

司马道子接受了王国宝的请托,秘密上书皇帝为王国宝请封,王国宝本人则暗中先行抵达吴兴,只等圣旨一出,当即走马上任,不给谢安反对时间。

不料在司马道子上书的同时,谢安也上了一道折子,举荐自己的长史王献之出任吴兴太守。

皇帝很为难,司马道子是他的同胞弟弟,谢安又是当朝重臣,两边同时举荐的人还都是王氏子弟,于是将此事交由群臣商讨。

群臣的意见很统一,支持谢安推荐的人选。

一来,王献之是皇帝妹妹新安公主的驸马,身份上更为合适。

二来,王献之比王国宝有经验,先前已担任过主簿、秘书郎等职位。

王国宝没有任职履历,建议他先从小官做起,攒攒资历。

一来二去,王献之就成了新任吴兴太守,王国宝的完美计划夭折在第一步,人到了钱唐,煮熟的鸭子却飞了。

蓦然想起王复北一家在此,正好可以借王家的地方休息几天再返回建康,顺便找个出气筒发发火。

到王复北家的第一天,嫌弃客院环境太差,逼得王父王母硬是将自己住的主院腾出来。

第二日,王国宝就开始马不停蹄地找麻烦,让王家的两个儿子来见他,毕竟王父王母是从礼法上算是长辈,不好折腾太过。

而王平南、王复北与他是同辈,兄弟之间打打闹闹多正常,善后也比较容易。

在得知王平南几个月前去世的消息后,王国宝第一意识是死过人的宅子不干净,有心搬出王家,但昨天刚折腾个人仰马翻,今日实在懒得动弹,更何况有些事做起来外面哪有王家方便,只好勉强住下。

待到第三日,钱唐来了贵人的消息不胫而走,王家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去拜访贵人又怎能不送上“薄礼”,聊表心意。从县令吴志远到县尉马连山,不约而同送上了豆蔻阁的东西,这本是赵掌柜送他们的心意,如今被转送给更贵的人,实属常规操作。

豆蔻阁的东西新潮雅致,有价无市,一般人根本买不到。而且,全是日常用品,属于立马就能用上的那种。

王国宝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用了,惊奇地发现钱唐一家小小店铺售卖的澡豆,无论是种类花样,还是品质香味皆远远超出王家自身的秘方。

王国宝顿时怒了,什么人啊?配和他王家用一样的东西,当即决定这以后就是王家的新秘方。

王国宝接见了县尉马连山,询问他一些事,得知刘郁离的名字,又听说此人与王复北、马文才同在清凉书院求学,就遣王鹏把王复北叫到跟前一问究竟。

王复北此时才知豆蔻阁是刘郁离的产业,虽然嫉妒到极点,但长久以来对王国宝的畏惧,让他不敢生出别的心思。

直到王国宝扔了一枚铜钱到他脚边,并让他用此钱买下豆蔻阁,这一刻王复北知道除掉刘郁离的机会来了。

王国宝暴虐成性,杀人如麻,被他盯上的人就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哪怕刘郁离识时务交出东西,也难逃此劫。

石板如冰,不知跪了多久,王复北的膝盖冰透了,也麻木了,但当他捡起脚边那枚铜钱时,刺骨寒风浇不灭心头的火热。

一点点抹去铜钱上的尘土,露出古铜的颜色,在夕阳照耀下反射出新钱的光芒,耀眼且灿烂,一如王复北充满希望的眼眸。

他的眼中刺、肉中钉终于要被拔除了。

一根刺在京墨眼中横生,扎得她抓心挠肝,“是马连山出卖了我们,这个卑鄙小人!”

豆蔻阁没少打点这匹恶狼,没想到他竟敢在背后捅刀。

听完前因后果,刘郁离倒是异常冷静,“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他不愿为了我们得罪太原王氏,实属正常。”

事实上,刘郁离不仅同马连山维持着利益交情,她还同很多人暗中交好,例如,当日剿匪表现最出色的几人以及她从马文才手中保下的三角眉四人。

三角眉四人在刚走出黑风山时就被潜藏在某处的京墨接走了,后续对他们的安排就是外围情报,游走在三教九流中负责打探各类消息。

这也是刘郁离一声令下,京墨就能在短短半天内获知豆蔻阁背后隐情的原因所在。

京墨白了刘郁离一眼,“那他跟我们说一声,我们也好早做准备。”

“现在这些不重要,你去将赵掌柜请来。”刘郁离不想将时间浪费在马连山身上,眼神微沉,不多时计上心头,原本的计划要变一变。

等京墨、赵掌柜再次回来,刘郁离说出了自己的计划,“赵掌柜,豆蔻阁开业时打点过的人,你明日一一去拜访,求他们帮豆蔻阁渡过难关。”

赵掌柜不明所以,不是决定放弃豆蔻阁了吗?为何还要多此一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